劉協大受打擊。
賈詡這話看似委婉,其實直指要害。
陛下,你死了這條心吧。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劉協隨手拿起那卷《老子想爾注》,看了兩行字,正好是“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一段,劉協不由得多看了兩眼下麵用小字寫的注解。
心者,規也,中有吉凶善惡。腹者,道囊,氣常欲實。心為凶惡,道去囊空。空者邪入,便煞人。虛去心中凶惡,道來歸之,腹則實矣。
“先生覺得此書如何?”
“神仙家言,牽強附會處甚多,偶有一二得處。”
“是道是術?”
“道多為小道,術多為巫術。”賈詡淡淡地說道:“如果勤念五千言便能治病救人,置本草、靈樞、素問於何地?細說起來,這部書倒是對素問多有發揮,奈何落了下乘。陛下若讀,當有所警戒,不可輕信儘信。”
“那以先生之言,當以何道治天下?”
賈詡不假思索,一字一句地說道:“自然是儒門正道。”
刹那之間,劉協有種錯覺,以為自己麵對的不是鬼才賈詡,而是老臣楊彪。
“我明白了。”劉協笑了起來。“先生欲為張良,不甘為陳平。”
賈詡眼神閃爍,低下了頭,凝視著手中的水杯。
杯中水波蕩漾。
劉協起身,向帳外走去。賈詡起身相送,走到帳門口,劉協又停住了,轉身看著賈詡。
“朕倒是覺得,陳平固然未能成為張良,張良也不能成為陳平。陳平不能成為張良,是因為世人偏見。張良不能成為陳平,卻是天賦所限。”
“陛下?”
劉協搖搖手指。“張良曾輔佐韓王成,誌在複國,但他失敗了。他若是真知大道,又何必多此一舉?先生,你著相了。”
說完,劉協揮揮手,向禦帳走去。
賈詡拱著手,看著劉協步履匆匆的背影,品味著劉協剛剛說的話,忽然輕輕歎了一口氣。
“閻君,你錯了,大漢天命未絕。”
——
劉協示意守帳的衛士和宮女不要聲張,掀開帳門,輕手輕腳地進了禦帳。
伏壽已經睡了,抱著被子,枕邊有一卷竹簡。
劉協撥亮燈,借著燈光看了一眼,竟是一卷《太平經》,不由得多看了伏壽一眼。
以伏壽的家庭背景,能放下身份,去讀《太平經》這樣的書,也算是不容易。
“陛……陛下?”伏壽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見是劉協,連忙起身行禮。
衣襟敞開,露出渾圓的肩膀,白玉一般。
劉協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伏壽很快意識到自己衣衫不整,連忙拉好,等她抬起頭,看到劉協的眼神,又後悔不迭,卻不好意思再將衣襟解開。
“陛下……何時歸帳?臣妾……命人準備洗漱……”
“你不用折騰,朕待會兒還要走。”劉協按住了她,將她塞回被子裡。初冬的天氣很涼,一會兒功夫,伏壽的手就冰涼的。“朕是有事來請教賈先生,順便來看看皇後。”
“謝陛下掛懷,臣妾無恙。”伏壽拉起被角,輕聲說道。她看了一眼劉協手裡的《太平經》,又道:“這幾日教授營中小兒讀書,他們讀不慣聖人經典,倒是對《太平經》中的字句多有提及,臣妾便借來看看,不想一時疲倦,竟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