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傕出擊開始,他就在將台上觀戰,同時派斥候去戰場附近打探消息,不斷的傳回戰況。
當他聽說李傕受了重傷,以至於不得不用繩索將自己綁在馬背上時,他非常意外。
李傕親自率領飛熊軍出戰,居然會受重傷,這是之前完全沒有料到的事。
看來運氣已經不在李傕一邊了,這一戰凶多吉少。
是走,還是降?
走,能不能走得掉。
降,天子給不給機會。
李應心裡沒底。
——
在兩名騎士的保護下,楊修出奇順利的到達楊定的大營。
他進了營門,剛下了馬,楊定就趕了過來,熱情地拱著手,一臉的關切。
“楊侍郎,戰況如何?陛下安否?”
“衛尉士孫君榮正與李傕鏖戰,斬首數千。”楊修儘可能平靜地對楊定說道:“但李傕賊心未死,還在負隅頑抗,真正決出勝負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陛下命我來後將軍這裡看看軍心士氣。”
“天佑大漢,天佑大漢。”楊定雙手合什,連連向上天致謝,卻絕口不提出戰之事。
楊修心中著急,不得不主動開口道:“將軍可曾接到詔書?”
“什麼詔書?”
“陛下罷免李傕,詔令諸將討賊的詔書。”
楊定點點頭。“接到了。”
“將軍打算何時出擊?”
楊定沉吟片刻。“侍郎,恕我冒昧,敢問除了衛尉之外,還有誰出戰了?”
楊修轉頭看著楊定,眉梢漸漸揚起。
楊定連忙擠出一絲笑容,解釋道:“侍郎彆誤會,我可沒有其他意思。我隻是想知道郭汜、段煨、張濟的動向。如果他們都奉詔討賊,我自然責無旁貸,立刻出戰。可若是他們都沒有出兵,那我就不能輕動了。萬一他們有不臣之舉,我還能為陛下擋一擋。”
楊修按捺不住胸中怒氣。
“將軍此言,著實讓人意外。郭汜、張濟也就罷了,寧輯將軍也有可疑之處?將軍彆忘了,你現在之所以能安守大營,吃的都是寧輯將軍提供的糧食,是陛下冒著危險,派人送來的。”
“是,是以我對陛下感激不儘,願為陛下赴湯蹈火。”楊定笑得更加熱情。“但段煨其人如何,我想我還是比侍郎更了解一些。他與張濟對峙數日,可曾發一箭?還有,我不妨提醒侍郎,張濟的從子張繡就在附近遊弋,要說這裡麵沒有段煨的縱容,你信嗎?”
楊修看著楊定,嘴角漸漸挑起,眼中的神色也多了幾分不屑。
他知道楊定與段煨不和,但他怎麼也沒想到楊定會在這個時候以段煨為理由推脫。
沒錯,段煨的確可能有觀望之意,但要說他與張濟勾結,卻未免牽強。
就算段煨想和張濟勾結,也要看張濟願不願意與他勾結。
張濟與郭汜的關係更好,他怎麼可能看著郭汜夾在朝廷與李傕之間,不聞不問,作壁上觀。
但他什麼也沒說。
楊定不肯出戰,就算他說破了嘴,也沒有意義。
“告辭。”楊修沉了臉,轉身就走。
楊定沒想到楊修會這麼乾脆,愣了一下,等他反應過來,楊修已經出了大營,跳上馬背,向東飛馳而去。
楊定心中惱怒,皺皺眉,轉身吩咐部下緊閉營門,任何人不得出營。
“將軍,我們……不出戰?”部曲將問道。
“出戰?”楊定冷笑一聲,伸手一指。“你聽聽這號角聲,隻怕雙方都殺紅了眼,不管誰贏,都是慘勝。我有人馬在手,誰敢小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