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記錄僅供參考,不以對錯罪人,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不要有心理負擔。如果覺得這些話不適合載入史冊,可以在會後簽名時予以聲明,將來著史,可以隱去姓名。
眾臣聽了,如釋重負,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
一想到說錯話就可能遺臭萬年,誰還敢說話?
劉協看向宋果。“你之前做過並州刺史,不如就由你來說說並州的情況吧。”
周忠被趕走了,最開心的就是宋果。聞得天子點將,宋果挺身而起,大步來到地圖前,向劉協躬身施禮。
“臣冒昧,敢為陛下解說並州形勢。”
劉協微微欠身。“有勞宋卿。”
宋果轉身眾臣,和士孫瑞、魏傑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而笑。
不管是天子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之舉,在趕走了關東大臣的代表之一周忠後,又欽點身為關中人的宋果來解說形勢,這本身就是一個態度。
關西人——尤其是關中人——的機會來了。
——
並州與幽州、涼州類似,與羌胡相接,是名符期實的邊境。
但並州又有其獨特之處。
論曆史,並州是三代龍興之地,遠比幽州、涼州久遠。
論地理,幽州與冀州接壤,離中原很遠。涼州與關中接壤,可以突入關中,卻離洛陽有相當遠的距離。唯獨並州,東西窄而南北長,順著汾水河穀,可以長驅直入,直抵蒲津。或取道上黨,越天井關,飲馬孟津。
因為經常受到胡人騷擾,並州民風剽悍,並州騎兵與涼州騎兵並稱精銳。
從中原的安全角度而言,並州的威脅絕非幽州、涼州可比。
也正因為如此,朝廷對並州的壓製也是一以貫之。
並州上一次出三公級的名臣,可能還是秦朝的王翦。
隨著匈奴人內遷,並州的情況更加惡劣。
匈奴人享受著朝廷的優惠,卻不用承擔賦稅,人口增加很快,對並州本地人產生了極大的壓力。為了生存,不少並州人開始與匈奴人做交易,甚至為了逃避租賦,主動成為匈奴人,進一步促進了匈奴人的勢力膨脹。
這也是並州的匈奴人來越來越多的原因。
並州人口最多時,大概有十一萬戶,其中太原、上黨兩郡占一半左右。
匈奴人最多遷入塞內的時候,不過五千餘戶,如今已經超過四萬戶。如果不加以控製,匈奴人口將超過漢人,並州就真的成了胡人之地。
事實上,在太原、上黨以外的各郡,匈奴人口已與漢人相當,甚至超過漢人。郡縣名存實亡,縱使有太守、縣長,政令也難出府治、縣城。
於扶羅部滯留河東或許是意外,可是照這個趨勢下去,匈奴人正式進入河東不會太遠。
如何處置匈奴人,已經不僅僅是能否守住並州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守住華夏衣冠龍興之地的問題。
宋果說完,大帳內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對於這些官員來說,知道並州匈奴人多的很多,但真正了解並州有多少匈奴人的卻有限,絕大多數人隻有一種感覺,並不清楚情況究竟有多嚴重。
聽了宋果的解說,才知道並州已經大半淪為匈奴人的牧場,不僅起不到護衛中原的作用,反而成為中原的威脅。
西涼人已經將中原殺得血流滿地,一旦比西涼人更野蠻的匈奴人殺入中原,那將是何等慘狀?
無數人後背發涼,手腳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