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來得有點慢,臉上還有些酒意。
劉協一問,才知道荀攸已經睡了,是被人從床上叫起來的。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隻能讓人給荀攸倒了一杯熱水,讓他先清醒一下。
荀攸接過水,卻沒有喝,瞥了一眼案上的簡帛和地圖。
“陛下在擔心休屠各的事?”
劉協點點頭。“公達有何見教?”
荀攸捧著水杯,不緊不慢地說道:“休屠各在涼州,陛下欲問涼州事,最好問涼州人。至於臣,隻能說休屠各與涼州羌胡一樣,沒什麼特彆之處。當年段熲能做的事,陛下也能做,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劉協眨眨眼睛,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果然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正的智者都是直指本質。
休屠各有什麼特殊之處?不就是遷居內地,與漢人雜居的胡族麼。他和匈奴、羌人其實沒什麼區彆,都要適應具體的地理條件,不可能逆天而行。
在草原上,就隻能以遊牧為主。
到了適合農耕的地方,就必然會加大農耕的比例。
到了內地,大概率會變成農夫。
並涼都是漢胡雜居之地,且耕且牧。羌人如此,匈奴人如此,休屠各也不能例外。
段熲平定的東羌,就是安定、上郡、北地一帶的羌人,與休屠各相似。
段熲能平定東羌,他當然也可以平定休屠各。
當然,這隻是可能而已。
“聖人思其大者。陛下與其考慮的征服休屠各這等小事,不如檢討之前采用的方略,取其可用,化害為利,以長治久安為目的,穩定並涼。”
劉協點點頭。
有荀攸這句話,他就放心了。
誠如荀攸所言,就算休屠各有兩萬兵,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他們的戰鬥力還能超過李傕、郭汜不成?
“公達,關於治胡,你可有高見?”
荀攸露出一絲淺笑。“縱有高見,焉能出陛下之右?但能行仁政,施王道,漢人、羌胡,皆當繈負而至,概莫能外。隻不過王道遠,教化難,不得不權行霸道,以武征之。涼州三明先後主政,各有長短,陛下不妨參差用之,庶可不謬。”
見荀攸不正麵回答,劉協沒有再問。
駕馭荀攸這種人,不僅要有足夠的誠意,還要有足夠的實力。
如果他理解不了荀攸的意思,就算他再誠退,荀攸也會棄他而去。
“那朕再斟酌,不明之處,再向公達請教。”
荀攸再拜,喝了已經變溫的水,告辭出帳。
剛出帳,他就遇到了大鴻臚楊彪。
楊彪停住腳步,使了個眼色,將荀攸叫到一旁。“對休屠各,公達可有進諫?”
荀攸搖搖頭。“楊公所言甚好,我又何必再諫?”
“當真?”
“不敢有瞞。”荀攸一邊說,一邊打了個哈欠,隨即一臉歉意地說道:“剛才貪杯,有些困倦,就不陪楊公了,容我告退。”
楊彪無奈的揮了揮手,示意荀攸自便。
他很想聽聽荀攸的意見,奈何荀攸不想和他說話,他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