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數月,劉協再次見到了楊修,第一眼幾乎沒認出來。
眼前的楊修更加精壯,走路帶風,話的聲音也很大,中氣很足,震得耳朵疼。他身著騎士服,從馬背上一躍而下時,比一旁的馬超還要矯健。
馬超傷勢反複,已經影響到了上下馬。如果不是呂布贈送了他一副馬鐙,他能不能完成行軍,趕到禦營都是個疑問。
聽楊修明了原委,劉協第一時間傳詔隨營的太醫,為馬超療傷。
馬超還沒來得見禮,就被感動了一回,暗自感歎這次來得值。
太醫檢查完馬超的傷勢,皺起了眉頭。
馬超的傷勢原本就重,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好好休息,延誤了治療。現在他還年輕,隻要按時用藥,恢複起來並不難。但是隱患已經留下,陰天下雨的難免會有酸痛。將來年紀大了,甚至可能無法走路。要想根除,最好是送回美稷,用心調養一年半載。
馬超倒是很淡定,笑著,西北人有七成活不到五十以上,老年的事不用考慮,儘快治好傷,彆耽誤了作戰才是正題。
見馬超堅持,劉協沒有拒絕,卻因此意識到了良醫的重要性。
他身邊有太醫,醫療資源相對還算充足,但其他部隊中就相形見絀了。得難聽些,大多是庸醫,有的還是巫醫,隻會簡單的外傷治療,沒有任何研究、習的能力。
馬超的傷這麼重,一方麵是因為沒好好休息,另一方麵也是缺醫少藥所致。
劉協對荀攸道:“公達認識華佗嗎?”
荀攸道:“華佗是中原神醫,臣自然是認識的。”
“你寫封信,請他來朝廷,朕設立醫堂,請他坐診授徒。隻要他能帶出足夠的醫匠,解決軍中用醫用藥的問題,朕可以如他所願,封官拜爵,不在話下。”
荀攸笑了。“陛下何必如此費事,隻要改一改稱呼即可。”
“改什麼稱呼?”
“改醫匠為醫士。”荀攸想了想,又道:“或者叫醫師也行。君子六藝中本有射,射有射士,有射師。稱醫者為醫士、醫師,去其賤業之名,華佗輩自然聞風而至。”
劉協覺得有理,從諫如流,命蔡琰擬詔。
剛完,馬超一瘸一拐地回來了。
太醫令剛剛為他剜去了腐爛的肌肉,敷上了藥,用的都是太醫署珍藏的好藥。太醫令拍著胸脯,隻要馬超不自己折騰,一個月內一定能上馬作戰。
馬超很感激,堅持著單腿下跪,向劉協謝恩。
劉協隨即宣布了最新的詔書,從今以後,醫者不再稱醫匠,改稱醫士,良者稱醫師。
太醫令興奮莫名,飛奔著出去,將這個好消息通知署中太醫。
重新見禮,劉協向楊修、馬超打聽前線的最新情況。
呂布出戰,一舉擊潰了趕到成宜的匈奴前鋒,與張楊、馬騰取得了聯絡。接下來形勢如何發展,楊修、馬超都不清楚,隻能猜測。
在這一點上,兩人有不小的分歧。
楊修覺得,雖然呂布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雙方的實力差距還是很明顯。白馬銅和扶羅韓不會輕易退卻,雙方還有一場惡戰,必須謹慎從事。
尤其是白馬銅,在丟失了靈洲一帶的牧場以及休屠澤的老營,屠申澤一帶又被鮮卑人占領的情況下,白馬銅大概率會困獸猶鬥,為生存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