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不緊不慢地說道:“移可移之民,願移之民。”
劉協這才反應過來,啞然失笑,指指賈詡,欲言又止。
過了片刻,他說道:“腹心宜實,根本宜固,但那些都需要時間,不能急在一時。”他輕輕地跺了跺腳。“李傕、郭汜再惡,隻是內憂。鮮卑勃興,卻是華夏真正的大患。秦皇漢武皆以取河南地驅逐匈奴。朕願以此地為根本,驅逐鮮卑,再興華夏。功成之日,當與先生及立功將士凱旋,複我故都。”
賈詡拱手施禮。“臣雖年過半百,不知殘歲幾何,願隨陛下,立微末之功。”
“先生養生有術,耄耋可期。”
賈詡忍俊不禁,搖搖頭,又歎了一口氣。“臣何德何能,豈敢期耄耋之年。多欲勞心,能逾花甲,得以善終,臣便心滿意足。”
劉協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問起了韓遂的動向。
賈詡說,韓遂誌大才疏,不足為患。但他在涼州經營多年,頗有些虛名,尤其得漢羌大族歡心。倉促之間,不宜輕動,以免適得其反。
馬騰則不然。他出身微賤,憑借著一身武力掙下這份功業,想的隻是子孫富貴。陛下隻要敬他三分,他便心滿意足,不會太更大的野望。
“朕拜馬超為虎賁侍郎,但他卻耐不住寂寞。”劉協說道。
賈詡笑笑。“寸有所長,尺有所長,陛下何不遂其誌向?”
劉協轉頭看著賈詡,不太明白賈詡的意思。
“馬超、呂布,虎狼也,不宜為侍從近臣,離得遠些,反而能儘其用。隻要將其根本控製在陛下手中,使其有所顧忌,不致為亂即可。”
“何為根本?”劉協反問道。
呂布顧忌什麼不好說,馬超可是為了自己的前程連親爹都不管的人,他還真想不出有什麼能讓馬超有所顧忌的。
“人心。具體而言,就是將士之心。”賈詡解釋道:“若其麾下將士皆心有朝廷,他稍有異誌,則人人得而誅之,又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若將士心無朝廷,唯其命是從,叛服皆在其一念之間。則其越強,朝廷越危,董卓即為前車之鑒。”
劉協轉了轉眼睛,有點無語。
不能說賈詡說得沒有道理,但賈詡說來說去,恐怕又要繞回涼州百姓內遷關中這件事上了。
這執念有點深啊。
真覺得年過半百,隨時可能壽終正寢,所以迫切地看到一點進展嗎?
“先生言之有理,回頭再議一議,儘快拿出個章程來。”
賈詡心滿意足。
遠處響起震天的叫好聲,劉協轉頭看去,隻見閻行與郭武各持矛戟,正戰得激烈。
“先生,我們去看看。”
“好。”賈詡心情大好,難得地牽過一匹戰馬,翻身上馬,與劉協一起向比武之地走去。
郭武奉命考校閻行武藝,本來沒打算全力以赴。但閻行一出手,他便意識到閻行是難得一見的高手,不在馬超之下,不比試一下未免太可惜了。
上次打得這麼痛快,還是與張繡交手。
閻行同樣見獵心喜。兩人小試了幾合後,便拿出了真本事,戰在一處。
虎賁侍郎們都是識貨之人,看到這樣的精彩場麵,不禁大聲喝彩。
就連在不遠處訓練的甲騎聽到喝彩聲,也圍過來觀戰。
馬超也在其中,看到閻行,臉色便有些不自然。等他再看到賈詡,暗自歎了一口氣。
這虎賁侍郎真是沒法做了。
看到馬超臉色不好,原本就很興奮的呂小環叫得更大聲,手掌都拍紅了。
劉協雖然在看郭武、閻行比武,注意力卻在馬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