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和,坐。”劉備引著簡雍來到案前,對麵而坐,又倒了一杯水,端在水中,淺淺地呷了一口。
簡雍盯著劉備,目不轉睛。
關羽向來與他不睦,突然給他寫信,他也很意外。但他更清楚關羽這麼做的原因,不敢有絲毫怠慢,第一時間來向劉備報告。
袁紹拜劉備為左將軍、徐州牧的使者隨時可能到達,一旦劉備接受了印綬,君臣名份已定,就很難再回頭了。
這可不是成為公孫瓚下屬那麼簡單,袁紹的名望和實力絕非公孫瓚可比。
“憲和,若我拒絕了袁本初,如何立足於徐州?”劉備放下了水杯,眼睛看著杯中水,如倒映的燈光一樣明滅不定。“當然,我也可以如雲長一般離開徐州。可是你想想,雲長是河東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不過在軹關任一假都尉。我又能如何?”
簡雍輕輕地點了點頭。他明白劉備的意思,歸結結底,劉備還是舍不得放棄徐州。
“主公,我亦覺得不宜離開徐州。”
劉備眼神一閃,抬起眼皮,看著簡雍。
簡雍伸手蘸了一點水,在案上畫了幾道線。“袁紹渡河,深入兗豫青徐。袁術在淮南,既無精兵,又無猛將,必然不是袁紹對手。曹操雖善戰,但殺邊讓,屠雍丘,人心儘失,恐怕也支撐不了太久。縱有朝廷的戰馬支援,也隻能退洛陽,守旋門、轘轅諸關。”
劉備嗯了一聲,卻沒說話。
“若徐州附袁紹,袁紹無後顧之憂,可先破袁術,儘取淮南之地,再與劉表聯合,夾擊曹操,曹操又能守得幾時?長則一年,短則數月,洛陽便入袁紹之手。屆時,袁紹縱使不鼎立新朝,亦可請天子還都。”
劉備歎了一口氣。“如此,則朝廷顏麵掃地矣。”
“誠如主公所言。可若是徐州不稱臣呢?”
“那徐州將成袁紹眼中之敵,而袁術、曹操則可安坐。”劉備看著簡雍。“你覺得我能堅持多久?”
“以徐州論,可能隻是覆掌之間。以主公論,數年不足道。”
劉備愣住了,眼神中儘是不解。
“主公不稱臣,陳登等人必不肯罷休,群起而攻之,則徐州不為主公所有。可若是主公退守泰山,與臧霸、孫觀結盟,袁紹又能奈何?眼下雖失徐州,但主公牽製袁紹有功,將來大漢中興,天子還朝,論功行賞,主公又豈止左將軍,徐州牧?”
劉備屏住了呼吸,半晌才緩緩吐出來。
簡雍的辦法的確是一個選擇,隻是風險極大。在袁紹的強大兵力麵前,縱使退入泰山,也未必能策萬全。
再者,簡雍的辦法還有一個破綻。
如果他退守泰山,徐州依然為袁紹控製,他又能對袁紹有什麼威脅可言呢?袁紹隻要委任陳登掌徐州事,就能逼得他無所作為,而袁紹自己依然可以毫無顧忌的進攻袁術、曹操。
換句話說,就算他肯冒險,也未必能影響局勢。就算大漢中興,天子還朝,他無功可敘,依然默默無聞,與庶人無異。
黃巾起事時,他有過類似的經曆。出生入死,大小十餘戰才換來的安喜尉,說免就被免了。
“我再考慮考慮。”
簡雍有點失望,卻無計可施。“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
劉備雖然沒有立刻接受簡雍的勸告,卻還是猶豫起來。
三天後,當袁紹的使者陳琳即將到達郯縣時,劉備命簡雍接待,自己卻帶著人出城去了。說是袁術有用兵廣陵的可能,他要去查看個究竟,以備不虞。
陳琳也沒說什麼,天天和簡雍、孫乾飲宴。
劉備稱臣的程序暫時停滯,袁紹進軍的步伐卻沒有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