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柔走過人群,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子龍?”閻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一直以為趙雲投了袁紹。
趙雲點頭致意。“天子在上麵。”
閻柔會意,沒有再多說什麼,快步上了山坡。與他同行的軻比能使者柯最好奇地問道:“此人是誰?”
“常山趙雲,曾為公孫瓚效力。因為看不上公孫瓚,後來離開了。”
軻最麵色微變,回頭又看了趙雲一眼。在烏桓、鮮卑人心中,公孫瓚威名赫赫。此人竟看不上公孫瓚,想必不是普通人。
來到劉協的麵前,躬身行禮。軻最也跟著行禮,連大聲都不敢出。
雖然眼前的漢家天子麵帶笑意,麵相和善,但他身邊的衛士可一點也不和善,尤其是那個中年漢子,一雙眼睛就像利劍一般,令人心悸,看起來比趙雲還危險。
“聽說你從小就在草原上生活?”劉協問閻柔道。
閻柔倒也不奇怪。“誠如陛下所言,臣少時流落草原,幸得不死。”
“像你這樣的多嗎?”
“很多。”
“是像你一樣流落草原的很多,還是像你這樣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不錯的很多?”
閻柔愣了片刻。“像臣一樣流落草原的很多,能活下來的卻不多。一來草原上寒苦,塞內百姓很難適應。二來鮮卑也好,烏桓也罷,尊奉強者,奴役弱者,沒有憐憫之心,殺戮是常有的事。”
閻柔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不僅對漢人如此,對他們自己的族人也是如此。”
劉協嘴角輕挑。“幾百年來,一直如此?”
“一直如此。”閻柔加重了語氣。
“果然還是教化不足啊,與禽獸無異。”劉協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朕欲行教化於草原,當如何行事才更穩妥?”
閻柔語塞。這不在他的預料之內,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應答。
劉協轉頭,看向不遠處的段熲墓。“你對段太尉的功績如何看?”
閻柔明白了劉協的意思。說段熲是借題發揮,說公孫瓚才是真正的目的。這讓他很失望。他從來是公孫瓚的支持者,否則也不會作為劉和的使者出現在這裡。
閻柔略作思索,沉聲道:“涼州三明,皆是朝廷乾城,但臣還是最仰慕皇甫公威明、張公然明。”
一旁的段權臉色有點不好看,卻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段熲的名聲不如皇甫規、張奐是事實,這麼看的人不是閻柔一個。
劉協微微頜首。當著段家的人麵,閻柔能這麼說,可見不是一個容易屈服的人。他的態度已經很明白,就沒有必要再試了。
當然,他也要賈詡和段權明白,沒有朝廷的力挺,段熲是得不到如此榮耀的,不要以為是天經地義。隻有跟著朝廷死,段家的榮耀才能常保。
“劉和有可能成為皇甫威明、張然明那樣的名將嗎?”
“若陛下恩準,自當努力求之。縱使不能繼前賢故事,亦勝於公孫瓚多矣。”
劉協嘴角輕挑。閻柔對公孫瓚是真沒好感,一點也不掩飾,直接攻擊了。但是很可惜,他還真不如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