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劉協淡淡地說道:“黃君想必也聽說了,我向來推崇男女無彆,不讚成男主外、女主內那一套。隻要說得有理,何必分是誰說的。”
蔡夫人笑了笑。“那陛下覺得我說得有理麼?”
“有理。”劉協點點頭。“我終究還是道行不夠,霸道有餘,王道不足,殺氣的確是重了些。不過……”劉協話鋒一轉,又笑了起來。“殺氣重也有殺氣重的好處,至少不會有人在我麵前逞口舌之快。若非如此,僅男女無彆這一條,那些道德之士就能用唾沫淹死我。”
蔡夫人語塞,神情有些窘迫。
縱使她牙尖嘴利,也無法否認劉協說得有理。如果不是劉協驕人的戰績帶來的威望牢牢壓製著大臣,他的新政根本無從談起,男女無彆更是無稽之談。
沒有男女無彆的新風,縱使她在家裡地位很高,也不會不顧黃承彥的臉麵,在天子麵前直言無忌。
正是天子的殺氣,才讓她有機會諷刺天子的殺氣。
這麼一想,她的諷刺就顯得格外諷刺。
“文明要靠武力甚至野蠻來保護,真相就是這麼殘酷。”劉協攤開手,莞爾一笑。“黃君,是不是有些失望?”
黃承彥已經恢複了平靜,笑道:“我楚子也,雖不讀書,止戈為武,七德為寶的道理還是懂的。”
劉協微微頜首。“這就是我以黃君為同道的理由之一。雖說漢承秦製,實則楚之質樸也不可或缺,不儘是周之雍容。如今世人重文,以儒雅為尚,鄙視武功,我是不太認可的。崇德尚武,重鍛士魂,才是真正的王道。願與黃君共勉。”
黃承彥撫掌而笑。“陛下所言,深得我心。”
蔡夫人與黃月英互相看了一眼,也無聲地笑了起來。
天子的所言所行,的確很對黃承彥的脾氣。即使是對諸葛亮,黃承彥也沒這麼開心過。
這次來關中,是正確的選擇。
龐統在一旁聽了,也暗自歡喜。他也不是那種進退以禮的儒生,對天子的率性非常欣賞。可以想見,這次來關中,絕不會像在荊州一樣被眾人冷落無視。
劉協表明了態度,與黃承彥取得了一致,接下來的討論就比較順利了。雖說意見未必統一,但雙方都能以一種坦誠、平等的心態對話,說得比較開心。
話題從關中的形勢說開去,很快就轉到了整個天下的形勢。
黃承彥直接問劉協,將來如何處置關東大族?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無數人都關心的核心問題,不僅關係到那些世家高門,更關係到無數地方豪強,比如襄陽蔡氏、蒯氏這樣的家族,甚至包括龐氏、習氏這樣的中小豪強。
按照度田令,他們多多少少都有違製多占的土地。
這也是黃承彥一路走來,最為關心的問題。
不解決土地兼並,大漢難以中興。
解決土地兼並,則大小世家、豪強必群起反對,天下難安。
黃承彥想不出可行的辦法。
務實的他很清楚,說一句抑製兼並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麵對黃承彥之問,劉協坦然說道:“我本來是想驅虎吞狼,以武止戈,但現在看來,恐怕未必能行。黃君來得正好,不妨為我提供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