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回到宮中,洗漱一番,吃了晚飯,在殿外的空地上散步,準備繼續加班批公文。
雖然知道這是老臣們故意給他施加壓力,但他卻不打算就此放棄。
既然成了皇帝,就不可避免地要處理朝政,總不能事事假手於人。就算將來歸權三公,他不用事事親為,也要懂這裡麵的門道,才不會被人騙了。
這也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個王朝,除了開國的第一代、第二代君主,很少有處理實際政務的機會,就算有一些能力,也鬥不過從無數士大夫中競爭出來的人精,最後免不了淪為傀儡。
所以絕大部分雄主最後隻能依靠帝王術,三分治事,七分治人,同時拚命抓住皇權,不敢有絲毫鬆懈。
但凡事都有代價的。帝王術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把人才變成了奴才之後,安心的同時也沒什麼人可用了。
沒有外敵的時候,君臣一起比爛,儘可能拖延王朝周期的到來,坐等猛人的出現。有外敵的時候,則瞬間土骨瓦解。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新中國那一套,層層選拔乾部,從最優秀的一批人中挑選最高領導人。在皇權暫時不能取消的前提下,就要為最高權利選擇一種合適的選擇方式。
嫡長子繼承製隻能保證傳承的過程穩定,無法解決能力培養的難題。
劉協一有時間,就考慮解決之道,想著將來怎麼雞娃。
不過現在他也隻能考慮,畢竟他現在還無娃可雞,總不把剛剛會走路的劉泰拉過來看公文。
法正快步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文書。見劉協在庭中散步,法正停住腳步,躬身施禮。
“拿的什麼?”劉協瞅了一眼法正手中的文書。
法正笑道:“剛從宮門處收到的平民上書,正準備送去歸檔。”
“平民上書?拿來我看。”劉協多少有些驚訝。
平民上書不稀奇,這個製度一直有,但真有這閒心來上書的卻不多。一是長安城中的讀書人不多,二是長安城中的讀書人都很忙,就算有意見,也有更為正式的渠道。
平民上書聽起來很牛,實際上能有機會送到天子麵前的非常少,大部分隻是歸檔而已,在每周總結的時候提一嘴就算運氣不錯。
法正雖然有些意外,還是將文書遞了過去。
劉協拆開一看抬頭,就不禁揚了揚眉。
平原禰衡,這個嘴炮王又整什麼妖蛾子,真是一刻也不肯消停啊。
劉協含笑看完上書,將文書遞還給法正。“你也看看。”
法正隻是取回文書,還沒過目。見天子邊看邊笑,已經覺得不解,此刻更是好奇,立刻將文書看了一遍。
看完之後,他笑不出來了,額頭甚至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陛下!”
“孟達入選散騎,竟鬨得滿城風雨?”劉協淡淡地說道。
他知道孟達是孟佗的兒子,但他並沒有在意。如果論家世,文武大臣中比孟佗名聲更爛的比比皆是。真要計較,朝堂上至少要空一半。
他不是在乎名聲的人,也在乎不起來,這些言論還不至於讓他動搖。
他意外的是孟達入仕引起這麼大的輿論,他在宮裡卻一點風聲也沒聽到。這說明有人在有意無意的阻止類似的消息傳入宮中,傳入他的耳中。
他剛剛到長安幾個月,就開始被人蒙蔽了。
“輿論是有一些,但還不至於滿城風雨。這禰衡有些言過其實了。文士寫文章,如同武人報功,習慣以一當十的,陛下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