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又和周瑜戰了幾合,這才抽身而退。
周瑜已經有些氣喘,白晳如玉的臉上也泛起了潮紅,也不知是急的還是臊的,也許是兼而有之。
“子敬武藝進步喜人,佩服佩服。”周瑜倒持長劍,心悅誠服地說道。
魯肅拱手還禮。“公瑾,你一路辛苦,體力不足。休息幾天,再行試過。”
周瑜豈能不知魯肅的意思,心中感激,卻還是搖了搖頭。“多謝子敬。不過就算我休息好了,再練上一段時間,也不是你的對手。”
他轉身又向劉協行了一禮。“慚愧,臣獻醜了,不是子敬對手。”
劉協微微頜首。“知道為何而敗嗎?”
周瑜愣了一下,抬起頭,打量著劉協。
他技不如人,拒絕了魯肅的謙讓,主動認輸,隻是他不想自欺欺人,丟了風度。可是天子並沒有就此放過,反而追問他戰敗的原因,這可有些欺人太甚了。
而且很顯然,天子並不認為體力不支是他失敗的原因。
一刹那間,他很想反唇相譏兩句。
可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
因為他看到了天子的眼神。
從天子的眼神中,他看不到調侃或者戲弄這些情緒,隻有期望。
就像一個長輩,帶著熱切的希望,希望他能夠自省,找到失敗的原因。
雖然知道天子比自己年少,但那一刻,周瑜還是順從地接受了。
他打量了一下手中的劍,沉吟片刻。
“器不合道,手不稱心,受挫在所必然。”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周瑜的武藝不能讓他滿意,但周瑜的態度卻讓他有意外之喜。
能當眾認輸,可能隻是風度。
能當眾剖析自己戰敗的原因,而且直指是引以為傲的佩劍有問題,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換個稱手合道的劍,過幾天再試試吧。”劉協誠懇地說道。
在這一刻,他接受了周瑜。
周瑜輕輕地咬了咬嘴唇,躬身而拜。
“唯。”
劉協轉頭看向孫策。“看來,你隻好選子龍了。你最擅長的武藝是什麼?騎射?還是步戰?不管是什麼,儘情施展吧,讓我看看烏程侯後人的英姿,能不能有撐起你封侯拜將的雄心壯誌。”
孫策聽了,熱血上湧。
他的父親孫堅以戰功封烏程侯,孫堅戰死之後,他本當嗣侯,但他將侯爵讓給了弟弟孫匡。
這個意思很明白,他不想承父蔭,要憑自己的本事封侯。現在天子說這句話,不僅表示了對他父親孫堅的尊敬,更是對他的殷切希望。
此時此景,他豈能藏拙,錯過這千載難延的機會。
“謝陛下,臣當儘力而為。”孫策大聲說道。
劉協轉身,對趙雲說道:“子龍,小心些,此非尋常對手也。”
趙雲不緊不慢,從容領命。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