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離開之後,劉協在殿中來回踱了一會兒,又讓龐統把與冀州有關的公文全部翻出來,再通讀一遍,做一次全麵整理。
袁紹撤兵之後的形勢發展嚴重偏離了當實的預期,之前擬定的計劃現在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實施,還有沒有可能達到目標,已經到了必須考慮的時候。
在田豐被迫隱退,沮授去向不明的情況下,冀州人依然以審配為核心,希望能繼續掌握以兵權為主的權力,顯然已經力不從心。
所以袁譚以及他身邊的汝潁人又蠢蠢欲動了。
但他並不希望如此。
袁譚投效朝廷固然是好事,但汝潁人合流,隻會在朝廷中製造更大的阻力。
尤其是郭圖那些年齡偏大,思想頑固的汝潁人,想讓他們轉變思想幾乎不可能,想讓他們放棄利益,更不現實。隻有在戰場上擊敗他們,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周忠這樣的例子越少越好,朝廷可沒那麼多的官位和他們進行交易。
龐統還沒整理完,諸葛亮也來了。
他昨天顯然沒睡好,眼圈發黑,精神也不太好。
“昨天睡得那麼晚,為什麼不多休息一會兒?”劉協說道。
諸葛亮笑笑。“謝陛下關心,臣沒事的。昨天聽陛下與虞翻論道,如飲醇酒,臣隻是宿醉而已。”
劉協哈哈一笑,沒有再說什麼,示意諸葛亮去幫龐統。
龐統交待了整理公文的目的,隨即問道:“昨天虞翻都說了些什麼,讓你這麼興奮?”
“博大精深,一言難儘。還是回頭看紀要更好。”
龐統很驚訝。
紀要通常是會議才會有,天子接見大臣一般隻記在起居注時。虞翻見天子,居然有紀要,看來他們討論的東西真如諸葛亮所說博大精深,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清楚。
虞翻人到中年,學問淵博還情有可由。
天子也能跟得上虞翻的節奏?
在龐統看來,天子的確聰明,但是論學問,天子最多算入門而已,遠遠談不上淵博。
龐統已經抑製不住好奇心。要不是天子就在眼前,他恨不得扔下手裡的活,先讓諸葛亮說個明白。
諸葛亮能理解龐統的心情,但他比龐統更震驚。
因為虞翻對他說,昨晚真正談到的學問,不過是天子學問中的一部分而已。天子的學問深不可測,遠超他們的想象。
諸葛亮將信將疑。
但他的疑,隻是懷疑虞翻是不是說得太誇張了。對天子的學問博雜,他並不意外。
畢竟天子沒有專門研究過《易》,卻能和虞翻這樣的易學大家說得投機,是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他這麼早趕來,就是不想錯過虞翻與天子的對話。
昨天結束之前,天子給了虞翻一張圖,還說了一句口訣,讓虞翻回去參悟。他非常想知道虞翻悟出來沒有,又悟出了什麼。
兩人一邊輕聲說著閒話,一邊整理文書。他們都是記憶力極佳的人,一會兒功夫就將有關的文書集中起來,分彆門類的擺在劉協麵前。
劉協一邊翻看著,一邊在腦子裡將不同的信息來源串聯起來。
突然,他看到了一份很不起眼的公文,是北軍中候士孫瑞發來的一份掾吏名錄,其中出現了一個曾經以為消失的名字。
沮授。
北軍中候有員吏七人,可以自行辟除,毋須上報。
穀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