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見到荀諶時,荀諶還處於憤怒之中。
他也沒想到袁術會玩這麼一手,這根本不是他們的計劃。
袁術根本不理荀諶。
他對荀諶說,我這個幽州牧做不做無所謂,但幽州亂了,荀攸秋後東征的計劃必然受到影響。萬一劉備進展順利,搶先進兵遼東,荀攸可就白忙一場了。
荀諶覺得袁術不可理喻。
這分明是損人不利己嘛。
這時,許攸趕到,與荀諶交流了情況,這才知道當時高台上究竟發生什麼事。
但事已至此,袁術做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化危為機,順勢推袁譚上位,分冀州為南北兩部,由袁譚直接控製冀州諸郡國,為爭嫡奠定基礎。
荀諶反複權衡後,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名義上,袁紹已經向朝廷稱臣。
實際上,袁紹還牢牢控製著冀州,不給朝廷介入的機會。
朝廷鑒於關東士大夫的輿論,不得不頒布詔書,宣布天下太平,不主動挑起戰事,不主動介入冀州的範圍。
但冀州內部有分歧,卻是朝廷求之不得的結果。
如果袁譚在袁紹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向朝廷稱臣,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功勞,豈能讓與他人?
為了爭取朝廷的支持,荀諶隨即提出,由袁譚上書朝廷,請求在冀北選擇郡縣試行度田。
與此同時,袁術也應該上書朝廷,在幽州選擇郡縣試行度田,比如耕種條件最好的涿郡。
涿郡與冀州接壤,在這幾個郡縣試行度田,當地的守相也可以名正言順是維持強大的武力。一旦發生民變,而郡國自身兵力又不足以解決時,還可以申請朝廷以武力介入。
相信朝廷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一定會大力支持。
許攸覺得有理,隨即與荀諶商定,由荀諶再赴彈汗山,與荀攸做進一步的探討,做好武力介入的準備。自己則趕回易縣大營,回報郭圖,準備逼宮。
為了求得袁術的配合,許攸臨走之前,主動去見了袁術。
看到許攸,袁術很驚訝。
“你什麼時候來的?”
“我想來就來,還需要你同意?”許攸背著手,在袁術麵前來回踱了兩步。“聽說你和本初拔劍,卻沒有交手。我今天來,打算滿足一下你的心願,順便看看你的劍術有沒有進步。”
“放肆!”一個親衛厲聲大喝,伸手拔刀,邁步上前。
“唰!”一聲輕響,許攸長劍出鞘,劍尖洞穿了那親衛的咽喉。
親衛愣住了,看著明晃晃的劍身,眼中的神采迅速散去,跪倒在地,垂下了頭顱。
許攸邁步,抽劍,避免鮮血濺在身上,隨即抖落劍上的血珠,轉頭看向袁術。“老了,體力不如從前,最多隻剩下七成境界。”
“……”袁術張了張嘴巴,笑容有點尷尬,身體也不由自主的向後縮,恨不得將自己擠進身後的屏風裡。
他知道許攸是什麼人,也知道許攸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他可以召喚親衛來,殺了許攸。但在此之前,許攸有七成把握先殺了他。
“子遠,何必呢?你殺了我,也救不了本初。他走錯了路,我也勸他回頭,但是勸不住啊。”
“他勸不住,顯思卻還有機會,就看你配不配合了。”許攸提著劍,眼神淩厲地盯著袁術。
“配合,一定配合。”袁術連聲說道。“雖說顯思不是我的兒子,但我地一直將他當作親兒子,比伯陽還親呢。”
“那行,你上書朝廷,請求在涿郡試行度田。”許攸掏出一方絲絹,慢條斯理的抹去劍上殘留的血跡。“顯思也會上書,請求在河間試行度田,到時候兩郡聯成一體,為冀州、幽州做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