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形勢就脫離了袁熙的控製。
輜重被毀,軍心大亂,士氣也跟著大墜。諸將看著輜重營方向的大火,心頭一片死灰,鬥誌全無。
離秋收還有幾個月,就算想從冀州運糧來,時間也未必趕得及。
撤回青州,成了唯一的選擇。
袁熙慌亂之下,救援不及。前營被張飛攻破,營中將士一邊與張飛死戰,一邊向中軍求援。
中軍有反應,但援軍就是遲遲不到。
前軍將領被張飛斬首,營中將士大半戰死,小半投降,隻剩不到百餘人逃出大營。
好在張飛也自知實力有限,不可能擊破袁熙的中軍,在營裡放了一把火,就撤了回去。
儘管如此,一戰斬首近千,依然是劉備幾個月來最大的勝利。
燒了輜重營,則將袁熙逼到了絕境,形勢對劉備大好。
劉備心滿意足,收兵回營。
法正卻意猶未儘,覺得張飛、劉備雖勇,卻不擅長把握戰機。這種情況下,就應該繼續進攻,擴大戰果。
袁熙已經亂了陣腳,再逼他一下,說不定就崩潰了。
某種程度上,陳登說得對,劉備及其麾下將士擅長防守,卻不擅長進攻,相互之間的配合也不夠默契。如果不是事先安排好,靠他們臨場發揮,很難把握住戰機。
回到大營之後,陳登出營迎接,向劉備表示祝賀。
劉備很興奮,指著法正說道,這一戰的首功是法正。若不是法正要求進攻,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戰果。
陳登很意外,隨即又向法正表示祝賀。
法正坦然接受,神情傲慢,甚至沒有還禮。
陳登很生氣,卻不好當場發作。他心裡不舒服,連慶功宴都不想參加,還是被諸葛瑾勸住,說這樣會讓劉備尷尬,這才強忍不快,留在席中。
大勝之外,諸將都有些興奮,劉備也不例外,頻頻舉杯,又命陳琳作詩紀念。
張飛很快就喝得大醉,起身屬舞,東倒西歪,狀若瘋癲。
陳登看在眼裡,暗自搖頭。
劉備平時喜怒不形於色,一喝酒就原形畢露,哪裡還有半點王者之相。
——
袁熙看著一片狼藉的輜重營,看著那些被火澆成炭黑,又被水泡得不成樣子的糧食,麵如死灰。
韓宣也很自責。
如果不是他任性使氣,沒有及時去協助袁熙指揮,戰局也不可能發展到這個形勢。
他也沒想到劉備會發起強攻,而且親自率騎兵突陣。
一個疏忽,就造成了致命危機。
“景然,奈何?”袁熙有氣無力的問道。
韓宣沒有立刻回答,他詳細問了袁熙交戰的經過,尤其是劉備突陣的前後,最後問了袁熙一個問題。
“劉備突陣時,誰在中軍指揮?”
袁熙仔細想了想。“陳登?”
韓宣搖搖頭,覺得不是陳登。
兩軍交戰這麼久,劉備一直不占上風,大多以防守為主。陳登指揮的是步卒,承擔著防守的主要任務。從幾次作戰來看,陳登非常忌憚袁軍的騎兵,作風保守,儘可能不給袁熙一點機會。
這樣的人,不可能做出如此激進的安排。
穀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