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諸葛亮和陸議是一類人。
能忍耐,更善於捕捉機會。
隻能忍,卻不善於捕足機會,隻是空耗歲月,過於消極。
隻知道抓住機會就不放,卻不知忍耐,則近乎盲動,甚至誤入歧途,昏過真正的機會。
隻有兩者兼得,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緊緊抓住,並一舉成功。
諸葛亮、陸議能成為《三國誌》中除君主以外唯二單獨列傳的人,與他們這樣的品質有很大的關係。
這是真正的棟梁之才。
可若是不能在他們的世界觀尚未成形的時候就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們也會成為曆史前進的障礙。
他們有這樣的能力。
如果說諸葛亮對後世的影響更多的是個人威望,陸議的影響則更實際,江東大族的強大不僅間接導致了吳國的覆滅,也對後來的東晉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相反,如果能將這兩個年輕人調教成新政的支持者和執行者,一代人就穩了,他也就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
劉協心情很好,回到書坊時腳步輕快。
唐夫人正送許靖的妻子劉氏出來,見此情景,不禁抿嘴一笑。
劉氏與劉協行了禮,匆匆告彆而去。兩個力強力壯的女子跟在她後麵,手裡各提著一個包袱,沉甸甸地。
“看來陛下今日收獲頗豐,心情不錯。”唐夫人說道。
劉協嘿嘿笑了兩聲。能將陸議,而且還是剛剛十六歲的陸議收入囊中,他的心情的確不錯。
“你認識許文休的夫人?”
“汝南、潁川相臨,真要敘起來,十有八九都是親戚。”唐夫人有些漫不經心地說道:“許文休還在矜持,他的夫人卻是對我書坊動心很久了。陛下應了他們,她就來我書坊裡聯絡,想在坊中找份事做。”
“至於麼?”劉協不太敢相信。
許靖也是有身份的人,他的夫人這麼急著要來書坊做事?
“長安米貴,太學更貴。他們流落江湖多年,漂泊萬裡,一點積蓄早就用光了。許文休雖是書生,卻是個重義之人,常常接濟親友,寧肯自己餓肚子。陛下在他家裡沒有發現婢女、仆人吧?”
劉協仔細想了想。“還真沒有。”
“早就用不起了,如今是夫人下廚漿洗,小兒為奔走之事。”
劉協大受震撼。
他剛才與許靖相見,許靖或許有些迂腐,卻沒有因為他是天子就卑躬曲膝,他是真沒看出來許靖居然窮得這樣了。
其實在此之前,諸葛亮就提醒過他。
許靖很窮,如果沒有客,絕不會沽酒買肉。
“窮而不濫,倒是個有氣節的人。”
“讀書人固多大言,但有氣節的人也的確不少。”唐夫人淡淡地說道:“所以有時候他們就算說得難聽些,我也不會恨他們。”
“嫂嫂也是女中豪傑,論氣節,不讓讀書人。”
唐夫人白了劉協一眼。“陛下慎言,免得增我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