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荀諶、毛玠立刻出了長安城,直奔講武堂。
來到昆明池邊,他們就看到了矗立在阿房宮舊址上的講武堂。與太學的諸堂一比,他們不禁感慨。
禰衡說得沒錯,天子沒有用武力平定關東,而是讓天下賢良齊聚太學,以辯論的方式來決定朝廷如何實現王道,甚至還讓荀諶那種明顯是為拒絕度田找理由的文章印行天下,簡直是莫大的仁慈。
以朝廷現有的實力,山東士大夫根本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苦笑。
不來長安,如何知道真正的形勢?山東士大夫坐井觀天,根本不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什麼樣的對手。
他們隻知道西涼兵凶狠殘暴,是和秦軍一樣的虎狼之師,卻不知道在天子的教化之下,西涼兵已經超過了凶狠殘暴,戰鬥力甚至比秦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稍有用兵常識的都知道,越是訓練有素,越是有軍紀,戰鬥力最強。
由古至今,誰會比天子更注意訓練,更注意軍紀,甚至要專門建了一座講武堂來教化將士。
“友若,論講之後,你還是儘快回冀北吧。”毛玠說道:“大勢所趨,勉強無益,何必傷及無辜呢?”
荀諶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他根本不打算等到論講結束,見完徐庶之後,他就打算離開長安了。
勸袁譚稱臣,促成冀州真正的回歸,平定遼東後,再踏上西征之路,不比現在強麼?
西域廣大,天子無法直接控製,大概率要封王的,機會不要太多。
兩人來到堂前,遞上名刺。
一會兒功夫,裡麵走出一個年輕人來,快步走到荀諶麵前,躬身一拜。
“徐庶見過荀君,見過毛君。”
荀諶笑著向毛玠介紹道:“孝先,這就是徐庶。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你應該聽過另外一個名字,徐福。”
毛玠一愣,盯著徐庶看了又看。“原來是你啊。聽過,聽過,典韋多次提過你。”
說到典韋,徐庶也來了精神。“他還好麼?”
“他隨曹侯去了北疆,現在怎麼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曹侯很信任他,常隨左右。”
寒暄了兩句,徐庶引著他們走進講武堂。
荀諶直言不諱,問起了徐庶報考講武堂的原因。
徐庶有些意外。“我本以為荀君不會再問這個問題。”
荀諶一愣,隨即笑了。“你也看到了我那篇文章?”
“看到了,講武堂的人都看到了,對荀君的卓見深表讚同,都說潁川荀氏果然與眾不同,代有賢人,將來必能興盛。”
“是麼?”荀諶心中歡喜,卻還是謙虛道:“我可是被罵得不敢在太學多留,隻能躲到長安城中。”
“哈哈哈……”徐庶大笑著揚揚手,不以為然。“當年叔孫通為漢家製禮,有魯國儒生斥之不合古,叔孫通謂之鄙儒。如今之儒生,亦不乏此等人,隻知固守章句,不知學問當因時而變,隻認百姓,不認萬民,因小利而忘大義。荀君不必與這等人一般見識,待其自滅。”
------題外話------
鶴舞白沙盟主加更第三十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