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能行嗎?”荀諶將信將疑,甚至有些不以為然。
郡縣的掾吏辟除大部分是由太守、縣令長自行決定的,朝廷想將這個權力收回來,哪怕不是那麼直接,也必然會遭到各級官員的強力抵製。
就像禰衡提議的取消州牧一樣,明眼人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也會想方設法地進行阻撓。到目前為止,這個建議還停留在討論的階段。
“能行。”荀彧說道:“至少朝廷控製的州郡肯定能行。”
“朝廷控製以外的呢?”
“朝廷控製以外的會慢一些,但遲早也會施行的。”荀彧撫著膝蓋,淡淡地說道:“大勢所趨,不是你想攔就攔得住的。”
“你覺得這是大勢?”荀諶追問道。
荀彧笑而不語。
荀諶等了片刻,也覺得無趣。
荀彧不說話,並不是氣短,而是不想和他作意氣之爭。
“會有人應考嗎?”荀諶有些賭氣地說道:“換了我,我是肯定不願意的。”
“朝廷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大漢共有一百多個郡國,一千多個縣道,就算一個縣道安排十人,也不過萬人。以朝廷現在控製的郡國而言,就算沒有三千人,隻有一千人應考,也能解決不少問題。”
荀彧露出一絲淺笑。“如果你做太守,府中各曹掾吏都是受過相關訓練的人,而不是僅憑自己的經驗,處理起事務來會是什麼模樣,你應該想得到。”
荀諶的眼角抽了抽,後背一陣涼意。
他當然能想得到,現成的例子並不少見,荀攸麾下的將士就是典型。
當每一個曲軍侯、部都尉、校尉都知道自己該乾什麼,不該乾什麼,戰鬥力就能得到明顯的提升,比那些沒經過訓練的對手更耐苦戰,也更能抓住戰機。
荀攸能立下赫赫戰功,和他麾下的各級將領訓練有素密不可分。
哪怕他們隻是簡單的認識幾個字,接受過一些最基本的訓練。
據說,韓遂麾下將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各級將領中有一半出自講武堂,接受過賈詡的教導。
如今又設農學堂、工學堂、商學堂。
四民皆士,朝廷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真的去做。
什麼人會考農學堂、工學堂、商學堂?衣食無憂的大家子弟也許不太願意,但寒門子弟卻不會拒絕。能進入郡縣為吏,對他們而言本就是難得的機會,如今有朝廷為他們撐腰,他們何樂而不為?
荀諶搓著手,越想越不安。
“釜底抽薪啊。”荀諶歎息道:“這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嗎?軍中教化便是牛刀小試?”
“你要這麼說,也不算錯。”荀彧笑道:“由此可見,天子絕非莽撞之人。假以時日,王道亦必能成為現實。或許,便在你我有生之年。”
荀諶忍不住說道:“隻怕不是你我希望的王道。”
荀彧站了起來,負手而望。“兄長,我知道我很難說服你。不過有一點,你應該看得清楚。不管你是否讚同天子的章法,你都不是他的對手。”
荀諶哼了一聲,有些鬱悶。
“所以,趕緊回冀州吧。要麼勸袁譚稱臣,共興王道。要麼勸袁譚遠走,避天子鋒銳。”
荀諶想了想。“去哪兒?”
“北方太冷,南方太濕,向西吧。”荀諶說道:“或許,你還有機會助長倩一臂之力。”
荀諶點了點頭,站起身,一甩袖子。
“事不宜遲,我現在就走。”
荀彧連忙拉住他。“沒必要這麼急,留一宿吧,我還有些話要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