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忍俊不禁,然後一聲歎息。
聰明如甄宓也無法免俗,抓住機會,為冀州人說情了。
討論建橋方案隻是一個借口,至少不是全部目的。
雖然有些失望,但劉協沒有發火。
麵對一個朝氣蓬勃的美少女,很難讓人生氣。他也不是有道德潔癖的人,容不得臣子有一點自私。
在這個極重鄉土觀念的時代,有機會為家鄉人進言,有誰會明哲保身,一字不提呢。
那也許不是不自私,反倒是真自私。
當然,他也不打算輕易讓甄宓如願,這點底線,他還是守得住的。
劉協沉吟了片刻。“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甄宓脫口而出,隨即又覺得有些冒失,躬身道:“請陛下垂詢。”
“你剛才說雷霆雨露,我就想問問,是先有雷霆,還是先有雨露?”
“呃……”甄宓秒懂,眨了眨眼睛,見劉協並不生氣,便嘻嘻笑道:“有時候響雷之前,也會滴幾滴雨的。”
“那我為冀州培養出幾個才女,算不算那幾滴雨?”
甄宓立刻扭捏起來。“陛下,臣……臣……哪算得上才女,蔡大家、黃大匠那樣的才是才女。”
之前的她也算自負,與黃月英相處這麼久,她清楚自己超過黃月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她們有她們的優勢,你有你的優勢,不必妄自菲薄。”
“那……”甄宓眨眨眼睛,鼓起勇氣。“臣鬥膽,敢請教陛下,臣的優勢是什麼?”
“你的優勢在經營。”
甄宓若有所思。“陛下的意思是說,臣應該像經營書坊一樣建橋?”
劉協點點頭。
甄宓果然是冰雪聰明,一點就透。
彆看她對建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她是為了封侯,並不是對建橋有多大興趣,也不是在這方麵有多少天賦。在技術這條路上,她大概率無法達到黃月英的水準。
但是她擅長經營,這一點是黃月英比不了的。當初在河東書坊,唐夫人就非常看好她,可惜她不肯留在河東,去了長安。
在長安,她又迅速抓住機會,成了黃月英籌建講武堂的小組成員。
比起具體的技術研究,她更擅長經營,經營業務,經營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種天賦。
“就像治大國一樣,建大橋也很複雜,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團隊,而且是規模很大的團隊。這樣的團隊需要人管理,最好是懂技術的人。你既有技術,又有經營的天賦,最適合不過。”
劉協侃侃而談,給甄宓科普起了項目的觀念。
農業時代也需要團隊作戰,但機會不多,主要在水利、軍事方麵。除此之外,都是以農戶為單位進行生產,大規模的協作不多。
即使是有一定規模的莊園,其實還是小農經濟,專業化程度不高。
如今形勢有所改變。如果發展順利,不久的將來,華夏文明就將進入工業時代。需要更多的團隊合作,需要很多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複合人才。
甄宓有這方麵的潛質,而且她還有向這方麵努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