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部落實力大衰,不足為患,但草原深處的蠻夷卻不可小覷。比起鮮卑人、烏桓人,他們更耐苦寒,也更野蠻。假以時日,南下吞並鮮卑、匈奴殘部,必成新的邊患。”
周瑜喘了口氣,下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結論。
劉協點點頭,示意周瑜先吃飯。
周瑜也不客氣,拿起食物,狼吞虎咽,幾下子就吃完了,一抹嘴,目光灼灼地看著劉協,伸長脖子,將嘴裡的食物直接咽了下去。
劉協忍不住笑了一聲,伸手示意道:“喝點湯,彆噎著。”
“謝陛下。”周瑜這才想起一旁的湯,端起來喝一大口,咕咚一聲咽了下去。“在北疆吃東西習慣了快,也沒有湯,費事。行軍的時候隨時可能遇襲,吃飯的時間越短越好。”
“你習慣得倒是很快啊。”劉協說道。
“生死麵前,不習慣也得習慣。”周瑜感慨地說道:“不是不願意雅致,實在是沒那條件。臣若非身至其地,也體會不到北疆戍邊之苦,才知道將士粗魯也是沒辦法的事,並非天性。”
劉協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次讓周瑜、蔣乾去北疆出使,收獲很大。不僅是了解到了北疆的最新情況,也讓世家子弟出身的周瑜體驗了一下戍邊的不易,從某種程度上理解了幽並涼三州將士的付出。
沒有戍邊將士的辛苦,哪有中原士族的從容?
和平是錢買不來的,每年賜給南匈奴的一億九千萬並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真正能保證他們安全的是那些他們看不起的邊軍將士。
這就是年輕人的好處。周瑜、蔣乾都是二十五六歲,到邊疆走一趟就能改變成見,體諒邊軍將士的不易。換成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讓他們與邊軍將士一個鍋裡吃飯都不可能,更彆說感同身受了。
“草原上的蠻夷會不會成為邊患,關鍵在草原掌握在誰的手中。如果我們不去占領,他們就會去占領,就會慢慢壯大,直到成為邊患。如果我們占領了,就能在他們沒有壯大之前予以消滅,不給他們成為邊患的機會。”
劉協淡淡地說道:“這,就是幽燕都護府和燕然都護府的意義,也是狼騎每年都要出塞走一走的意義。”
“陛下所言甚是。”蔣乾說道:“草原必須控製在我大漢手中,如此才能保中原太平。若是落入蠻夷手中,中原的絲綢產得再大,大部分利潤也會落入蠻夷之手,與資敵無異。個中得失,絕非書齋之中可以知曉。”
“卿言甚是。”劉協看向蔣乾,非常滿意。
這個在演義中像小醜一樣的人物還真是個外交人才。這次出使鮮卑,周瑜增長見識,把握大方向,細節卻都是蔣乾掌握。野狼部落被說服,蔣乾立了大功。
“有個任務想交給你,隻是很辛苦,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接受。”
蔣乾拱手道:“請陛下吩咐。”
“西域那邊有點麻煩,我希望你能去一趟,看個究竟。”
蔣乾稍一沉吟,隨即說道:“請陛下容臣十天休沐,返鄉問省,安頓父母,然後便可起程。”
“十天夠嗎?一個月吧,西域那邊沒那麼急。”
“不用。”蔣乾說道:“臣有快馬,兩三天就可到九江,五天處理家事,足矣。”
劉協點點頭,答應了,讓蔣乾、周瑜先去洗漱、更衣,然後參加擴大會議。
蔣乾、周瑜躬身領命。
他們一路從北疆趕回來,風塵仆仆,身上的衣服都快臭了,頭發也打了結。若非認識,誰也不敢相信他們一個是聞名江東的周郎,一個是名揚江淮的名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