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乾啞然,其他人卻笑出聲來。
周瑜拍拍蔣乾的肩膀,拉著他入座,又附在他耳邊說道:“子翼稍安勿躁。陸伯言少年,還好對付。惹惱了虞祭酒,卻不太妙。”
蔣乾聽了,不免心虛,偷偷地瞅了虞翻一眼,沒敢再說話。
他倒不是怕虞翻口才好,而是怕虞翻拳頭硬。
能主持講武堂,鎮得一群武夫服服貼貼的虞翻不是誰都可以惹的。
見人到齊了,劉協示意諸葛亮。
諸葛亮起身,宣布會議開始,先大致介紹了情況。
周瑜、蔣乾奉詔出使,前後曆時近一年,深入大漠五千餘裡,不僅看到了襲擾邊塞的野狼部落,還到北海以北,探訪了不少從北方遷來的蠻夷,形勢比之前預期的更嚴重。
召開這個會議,就是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第一個議程,就是由周瑜、蔣乾介紹他們的具體行程和見聞。
聽完諸葛亮的介紹,不少人大感意外。
雖然已經看到了掛起來的西域地圖,但他們還是沒想到這次會議的重心不是近在眼前的冀州,而是數千裡之外的北疆和西域。
周瑜起身,環顧四周行禮,開始講述。
他之前已經給劉協講過一次,知道哪些地方是需要重點描述的,哪些地方是可以一語帶過的,這次講述思路更加清晰。
諸葛亮遞給他一枝朱砂筆,周瑜一邊說,一邊在地圖上標出地點以及部落名稱、大致人數,以及首領的名字。
隨著周瑜的講述,眾人的神情漸漸凝重起來。
北疆的形勢遠比他們以為的要嚴峻。
在天子巡邊,重創了幾個鮮卑部落後,這幾年北疆很太平,幾乎沒有提得上嘴的戰事。有些人甚至覺得設幽燕都護府之後再設燕然都護府多餘,浪費人力物力,不如調燕然都護府圍攻冀州,以期速勝。
隻是這個建議被劉協直接否決了。
如今聽了周瑜的介紹,看著那一個個紅色的圓圈,再看到這些圓圈漸漸連成線,不少人都意識到北疆生亂的隱患遠遠沒有根除,甚至永遠無法根除。
這將是大漢要一直麵對的問題。
周瑜說了小半個時辰,在地圖上畫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圓圈,最後又畫了一道橫線。
“粗略而言,北疆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漠南,大致是西起浚稽山,向東延伸至陰山一帶。這裡與我邊塞接壤,騎兵三五日便與入塞。一旦有失,塞內百姓必然遭殃。”
接著,他又劃了一道橫線,西起燕然山,經狼居胥山,一路向東。
“這是漠北,是草原上的胡虜休養之地,離漢境大概有一個月的路程。他們南侵一旦受挫,就會退到這裡舔舐傷口,養精蓄銳,以圖再起。這裡水草豐茂,可以讓他們壯大,卻不能供養更多的戶口。但胡虜人人皆兵,又以騎兵為主,一旦接近邊疆,必然為禍。”
最後,他又在地圖的最上方畫了一條線,中間穿過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