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雖然和他同齡,卻像個長輩一樣,儘可能的給他最好的安排。
——
見完天子,法正回到了劉備大營。
聽了法正見駕的經過,劉備有些摸不著頭腦。
法正和天子見麵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在天子出獵的時候說了幾句話,之後就沒有單獨交流。他不敢確定法正所言是天子的意思,還是法正的猜測,或者直接就是法正自己的意思。
但是有一點,他是相信的。
天子不會太多乾涉他的行動。
他將來是要東征三韓甚至倭國的,不可能總聽彆人的命令,必須有獨立作戰的能力。雖說從中平元年起,他就從軍征戰,但真正開竅還是彭城之戰以後的事。
天子想就近看看他的能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這一戰,他可以打,卻必須打好,不能丟臉。
打定主意之後,劉備隨即召來了張飛、陳登等人,一起商議主動進攻張郃的事。
考慮到天子無意進攻,他們這次進攻大概率也得不到天子的增援,隻能立足於自己的力量。
張郃雖然在城外,但他據漳水列陣,離鄴城不過十裡,漳水上遊還有高覽的大營,進攻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準備不充分,他們有被張郃擊敗的可能。
聽完分析,張飛首先表示,這一戰似乎沒有必要。在冀州作戰,又要渡過漳水,己方並沒有優勢可言。與其冒險,不如等一等,待北軍主力和幽燕都護府的大軍趕到再戰,把握更大一些。
陳登也有些猶豫。
他之所以想主動進攻張郃,就是為了雪恥。如果不能擊敗張郃,反被張郃擊敗,那就不是雪恥,而是自取其辱了。
見此情景,法正提議,既然主動進攻的難度太大,那就等一等。不過不能乾等,總要做點什麼。
比如度田。
天子在魏郡就沒閒著,在內黃、陰安等地推行度田,還招攬了不少黃巾舊部來占籍。我軍也可以照此行事,搶在春耕之前完成度田,秋收的時候就有糧食可用,毋須朝廷再行撥付。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既然要獨立作戰,總不能一直依賴朝廷的支援吧。
聽了這話,陳登立刻提出反對。
度田不是不可以,但現在不合適,至少對劉備不合適。
天子擁有禁軍和西涼精銳近五萬人,也隻是在陰安、內黃等幾個縣推行度田,不敢將規模搞得太大。我軍隻有一萬多人,豈能照搬?
萬一激怒了當地大族,舉兵反擊,豈不是自找麻煩?
說到這裡,陳登用了一個典故,邯鄲學步,暗諷法正不自量力。
法正冷笑一聲:“張郃善戰,不敢惹也就罷了,連幾個地方豪強也不敢惹,未免畏敵如虎。”
陳登勃然大怒,當即表示願為先鋒,主動進攻張郃大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