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沒有再提這件事,隻是問袁術幽州的情況。
袁術上書請求致仕後,得到了天子的詔書,讓他赴行在述職。他將政務交給了楊弘,軍務則交給了張勳、紀靈,自己隻帶著萇奴等幾十名部曲,趕到行在。
他原本是要致仕的,現在接受了天子新交待的任務,這致仕自然無從談起。
劉協聽完袁術的介紹,對袁術說,你請求致仕的事,以後就不用說了。在行在休息兩天,然後就去洛陽吧。
至於由誰接任幽州牧,還是交給三公商議,朕暫時不做決定。
袁術滿口答應。
——
出了禦帳,有人帶袁術去休息。
袁術也的確累了,躺下就睡,一直到黃猗、袁權來請他吃飯。
天子決定讓袁術赴行在後,袁衡就轉告了黃猗,讓他將袁權接到行在來。雖說天子沒有否決袁術致仕的請求,但就這麼認袁術解甲歸田的可能性也不大,父女幾個還在這裡見一麵最好。
說起來,他們也有好久沒團聚了。
上次袁術卸任揚州牧,轉為幽州牧,經過睢陽時,袁權正忙著籌備印坊的事,忙得腳打後腦勺,也沒時間和袁術多說什麼。
這一次,他們可以好好聚一聚。
隻有袁耀不在。
袁耀為郎,留在長安了。
袁術坐在床上,將見駕的經過對黃猗、袁權說了一遍。
黃猗、袁權也大為驚訝。
天子要袁術修複兩宮不意外,火燒皇宮,又在宮中殺戮數千人,這個罪太大了,不懲罰如何維持朝廷尊嚴。
可是朝廷不撥錢,材料哪兒來?人工可以由袁家用私財支付,建皇宮的材料卻沒那麼容易收集。
黃猗疑惑地說道:“聽說天子東征前,曾在袁氏故宅前看了一下,以袁氏逾製很是不滿。莫非天子是要拆了袁氏故宅,去修皇宮?”
袁權想了想,搖搖頭。“袁氏的確有逾製之處,但是和皇宮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如的。就算有幾件,也非常有限。”
“洛陽城裡逾製的又不是隻有袁氏。”黃猗說道:“將那些逾製的全部拆了,還不夠?”
袁權瞥了黃猗一眼,欲言又止。
她知道黃猗對袁氏其實是有些不滿的,隻是以前不敢說。現在底氣足了,不用再瞻前顧後,即便當著袁術的麵,他也直言不諱。
袁術沒好氣的說道:“數量應該是夠了,規模卻未必。你沒進過宮,不知道宮裡用的都是什麼材料。中平二年南宮大災,大火燒了半個月才滅。為了重修南宮,天子下詔每畝增賦十錢。之所以要這麼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宮殿的材料難得,要花費巨資,到深山老林裡尋找。”
黃猗沒吭聲。
他的確沒進過宮,不知道宮裡都用什麼材料建宮殿。江夏黃氏雖然也算是大族,和袁氏比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他也沒在宮裡做過官,沒見過真正的世麵。
正說著,袁衡進來了,正好聽到袁術最後那幾句話,不禁笑道:“阿翁,天子隻是說修複兩宮,可沒說要修得一模一樣。”
袁術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袁權眼前一亮,撫掌而笑。“我明白了。天子就是要借此機會勵行節儉,量入為出,用洛陽城裡現有的材料修複兩宮。”
“沒錯。天子正命劉表編繪洛陽圖卷,用意就是警戒後人不能奢侈浪費,忘了禮法。若是天下亂了,再好的宮城,再好的宅院,也都會毀於一旦。長安如此,洛陽也如此,你我都是身曆其事之人,天子也是,他又豈能無動於衷,還要浪費人才、物力,修複兩宮?移風易俗,正當從此刻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