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孫瑞勒住坐騎,讓到路邊。
親衛們不用交待,紛紛避讓到一旁,有的還下了馬,牽緊馬韁,生怕戰馬驚了,傷了路過的百姓。
那幾個百姓受寵若驚,被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討好的笑容,連連點頭哈腰,加快腳步,從士孫瑞的身邊經過。其中一個老人走得急了,腳下沒踩穩,身子一晃,肩上的扁擔撞向一個親衛。
親衛躲閃不及,被刮了一下,在臉上刮出一道口子,血立刻滲了出來。
老人嚇壞了,扔下擔子,跪在地上,連連叩頭。
親衛有些哭笑不得,連忙伸手將他扶起,安慰道:“不礙事,不礙事。”
老人卻不敢起,眼巴巴地看著士孫瑞。
士孫瑞見狀,翻身下馬,將他扶了起來。“老丈,不妨事的。你們這是往哪兒去,我一路上看到好幾撥人了。”
見士孫瑞和氣,老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一邊捶著腰,一邊說道:“收到縣裡的文書,去縣裡核驗名籍。”
士孫瑞吃了一驚。“秋收在即,怎麼會在這時候核驗名籍?”
老人攤攤手,看起來有些無奈。“聽說是換了縣尊,之前的名籍不作數了。”
士孫瑞心中不快,卻沒有多說什麼,和老人攀談了幾句,就讓老人走了。
看著路上駱驛不絕的行人,士孫瑞想了想,叫過一個親衛,讓他到縣城裡看看。
新任邯鄲令不是彆人,正是天子身邊的散騎常侍諸葛亮。對天子將諸葛亮外放,士孫瑞沒什麼意見,甚至樂見其成。諸葛亮是由周忠推薦的,諸葛亮得到天子重用,周忠臉上有光,將來處理事情也會方便些。
但諸葛亮上任之初,就不顧秋收將至的事實,要求百姓趕到縣裡核驗名籍,這未免不合時宜,說他是撓民都是輕的。
大戰在即,他的糧草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趙國提供,不希望邯鄲出現群體事件。
重新上馬,士孫瑞剛走了百餘步,親衛便提醒他,後麵有人正在趕來。
士孫瑞轉頭一看,隻見一行十餘騎,擁著一輛輕車,正飛馳而來。雖然沒撞到百姓地,卻也嚇得不輕,一個個緊急避讓。
一會兒功夫,馬車來到士孫瑞麵前。車夫拉緊了馬韁,緩緩停住,一個隨從策馬來到士孫瑞麵前,拱手施禮。
“敢問是北軍中侯士孫君否?”
士孫瑞心情不太好,陰著臉,點了點頭。
不用對方介紹,他已經認出了來人是誰。
靈懷皇後的從子,故執金吾王斌的長子,都亭侯王端。
簡而言之,當今天子的表兄。
當初在長安,為了為天子正名,表示他是先帝血脈,士孫瑞等人曾經和王斌多次見麵,因此熟悉了還年少的王端。興平二年,王斌病故,王端送葬返回趙國,就沒見過了。
幾年不見,王端胖了不少,渾身錦繡。稚氣不見,卻多了幾分富貴。可是在士孫瑞的眼中,卻很難讓他滿意。
王端一點不像他的父親王斌,紈絝氣太重了。
且天子尚儉樸,為了節儉支出,大力削減後宮規模。王端穿得這麼富貴,實在不像是一個聰明人乾得出來的事。
就眼前而言,王端真認不出他來,還要一個侍從來問一聲?
不過是希望他主動上前行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