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諸葛亮還要求那些多占土地的世家大族繳納這些年拖欠的賦稅。
可以緩交,可以分期,但是必須交,少一石都不行。
如此嚴厲的手段,讓楊俊都覺得有些過份。
但效果卻是出奇的好,一是邯鄲縣倉裡第一次裝滿了糧食,二是邯鄲百姓對度田非常擁護。
他們不僅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而且不用承擔超額賦稅。家裡留下的糧食不僅能夠滿足一家人的口糧,還有一部分富裕,再也不用擔心挨餓了。
他們從心底裡感激天子,感激新來的縣令。
劉協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圍觀。對劉協近乎簡陋的儀仗,他們在感慨之餘,又鬆了一口氣。
天子簡樸,橫征暴斂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他們的負擔就會輕一些。
隨行的王端夫妻也收到了不少感恩。王家、張家率先交出多占的土地,對趙國的度田順利進行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百姓不知道背後的博弈,隻知道王家、張家交得最早,也念著他們的好。
聽著百姓感激的話,王端沒什麼感覺,張氏卻感受到了一絲絲成就感。
讓財是美德,她的祖父張禹最初成名就是因為將家裡的田產讓給他的伯父。讓給伯父都能收獲美名,更何況她現在是讓給了無親無故的普通百姓。
恍惚間,張氏覺得自己可以無愧於祖父之名了。
劉協卻早就習慣了這一切,並沒有太多的關注。
他的重點是如何安撫配合度田的大族,消除他們內心的失落。
諸葛亮早有準備,提出了幾個方案。
其一是興商。
邯鄲從上古開始就是冀州的中心,交通發達,商業興盛。如今天下太平,商業恢複起來最快。可以挑出一部分產業,交給幾個配合度田的大族經營,以彌補他們讓出土地的損失。
其二是建工坊。
邯鄲不僅是商業中心,更是手工業中心,有雄厚的基礎。如今雖然不及以前,重視工商的民風還在。他打算在邯鄲建一些工坊,除了為來往的商旅提供服務之外,還要打造在邯鄲特色的產品,銷往四方。
其三是服務業。
來往的商人多,需要的服務自然也多。住宿、吃飯、消遣,都需要成熟的服務業,發展服務業不僅能提供大量的就業,還能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劉協聽完,沒有立刻做出評價,轉頭問楊俊的意見。
楊俊也很直接,對劉協說道,這樣的安排對邯鄲是合適的,對趙國來說卻不太可能。不是每個縣城都像邯鄲一樣占據交道乾道,有著發展工商和服務業的良好條件。
況且按照這個思路,邯鄲需要大量的糧食,本地根本無法滿足,必然要向其他的縣購。糧價將因此大漲,各縣的物價也將水漲船高,普通百姓的生活必然受到影響。
不出意外的話,邯鄲會富,但周邊的縣卻會變窮,財富會像水流一樣,彙聚到邯鄲。
劉協又問諸葛亮,你打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諸葛亮早有準備,不慌不忙的說道:“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由各縣發放一些路傳,讓百姓可以到邯鄲來乾活掙錢。二是根據各縣的具體條件,集中建一些工坊,吸引相應客商到當地去采購。集中建工坊,不僅可以形成規模,還有利於提高技術水平,打造出更好的產品,賺到更多的利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