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甘陵王的事,曹昂又彙報了度田的情況。
有了鄴城不攻自破,張郃等一乾人等全部流放海外的例子在前,冀州度田已經不成問題,沒人敢正麵硬剛。就算實在不願意和朝廷合作,他們也可以遷到渤海去,行他們想要的德政。
雖然這樣的人不多,倒是從渤海遷出來的百姓不少。
甘陵與渤海相臨,有不少渤海人就遷到了甘陵境內。
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各種賬目要重做,而且要及時更新。也因為這個原因,冀州去年的上計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各郡隻能按照實際情況,自行上報司徒府。
與渤海相臨的幾個郡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完成。
曹昂彙報了最近幾個月的戶口遷出遷入情況。總的來說,以遷入為主,也有遷出的,隻是數量不多,而且現在還有人想遷回來。
其中就包括崔琰的從弟崔林。
甘陵崔氏實力一般,總之不如博陵崔氏。他們有一些田宅,卻也不算太多。如果遷到渤海,隻要能補足土地,損失倒也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以內。
可能是出於這個考量,所以崔林決定舉家遷入渤海。
申請送到曹昂麵前的時候,曹昂第一時間就同意了。
但出乎曹昂意料的是,崔林拿到了遷出的文書,還沒遷,又後悔了。找到曹昂說,他不想遷了,還想留在原籍。
曹昂說到這裡時,劉協正在喝水,差點嗆著。
“還有這種事?”劉協放下水杯,用手絹擦了擦嘴。
“臣也覺得很奇怪,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是崔琰的家書起了作用。”
“原來如此。”劉協恍然。
崔琰考入講武堂,如今集中精力研究西域的相關資料,隨時準備出征建功。這時候崔林遷入渤海,明著和朝廷較勁,顯然不符合他的利益。
“你是如何回複崔林的?”
“臣對他說,他可以留在原籍,但是沒有土地。”曹昂不緊不慢地說道:“大量百姓遷入甘陵,土地緊張。他遷出的申請簽署的那一刻,他的土地就分配給彆人了。宅院可以還給他,土地不能還,他隻能另謀生計。”
劉協一愣,重新打量了曹昂兩眼。
他一直覺得曹昂忠厚,擔心他對付不了那些當地大族。
真沒看出來,曹昂還有這一手。
“崔林怎麼說?”
“他還沒有決定,也許是在等崔琰的消息吧。”
劉協點了點頭,隨即又輕聲笑了起來。
“很好。”片刻後,他又重複了一句。“很好。”
曹昂麵不改色,靜靜地聽著。
——
曹昂告退後,劉協召來了虞翻以及專門負責西域戰事的人員,將剛收到的軍報摘抄件遞給他們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