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劉協接連收到幾封上書。
一是河南尹荀彧上書言三事:新犁,浮屠道,恢複洛陽太學。
新犁是由長安太學農學堂的石韜待的研製的,經實地測試,效果極好。現已打造百隻,供百姓使用,應該能在現有的人力條件下耕種更多的土地。如果一切順利,河南今年將實現自給自足,不再需要朝廷撥付錢糧。
至於浮屠道,荀彧說了一些自己的觀點。
他覺得浮屠道有可取之處,不能簡單的一禁了之。天子有必要召研習浮屠道的西域人了解情況,進行取舍。
最後是恢複洛陽太學。
洛陽雖經劫難,但太學等建築的基礎還在,條件要比長安的太學好得多。如果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修繕,很快就能發揮作用,不亞於長安。
其次是劉表的上書。
劉表的上書很簡單,就是身體不好,請求致仕養病。
雖然劉表沒說真正的原因,但劉協還是一眼就看穿了劉表的心思。他就是愛惜羽毛,不願意親手撕下士大夫的遮羞布。
為此,他寧願致仕。
劉協倒是沒什麼意見,劉表想致仕,就讓他致仕好了。相看兩厭,不如相忘於江湖。
但袁術卻不打算就這麼放過他。
袁術上書,除了進呈《洛陽圖卷》的清樣外,還請求留任劉表長子劉琦。他說劉琦隨劉表負責《洛陽圖卷》的繪製多時,對情況比較熟悉,如何能留任,有助於這項任務的儘快完成。
劉協一眼就看穿了袁術的小心思。
留下劉琦,就是為了惡心劉表。
他沒有在這上麵花費太多心思,將決定權交給了袁術。如果袁術能夠說服劉琦,就安排劉琦作為袁術的副手,接替劉表的工作。如果袁術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再找其他人。
隨著冀州的各項事務逐漸走上正軌,他移駕洛陽不會太遠了。如果實在找不到人,就讓蔡琰去負責這件事。
隻有一件事,讓劉協比較費心。
浮屠道。
不得不說,荀彧很聰明,看出了浮屠道的學術價值。就思想高度而言,幾大世界性的宗教中,佛學的成就最高,體係也最完整。佛學能得到那麼多讀書人的欣賞,根本原因就是思想的深邃和博大。
要想和那些學者討論浮屠道,他擔心自己的修為不夠,無法從理論上折服對手。
如果最後還是要靠武力,又何必論道,直接用刀就是了。
如何將佛學融合進來,發揮其長處,又不至於產生消極作用,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找到有把握的辦法。
他隻答應了荀彧的一個建議,召荀彧的從兄荀悅為尚書,赴行在論太平經義。
——
洛陽。
劉琦走進了銅駝街,在酒樓門前停下腳步,神態有些躊躇。
“劉伯玉,還猶豫什麼?”頭頂傳來袁術的笑聲。“趕緊上來吧,好酒好菜都準備好了,就等你了。”
劉琦皺了皺眉,有些心虛地加快腳步,進了門。
他今天是背著劉表,偷偷溜出來的。如果讓劉表知道他私下裡和袁術接觸,裝病的劉表說不定會真的氣出病來。
上了樓,看著滿桌的酒菜,劉琦就埋怨道:“袁君這是何意?如此大肆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