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和馬雲祿、甄宓一起吃了晚餐,順便聊了一會。
沒什麼特定的內容,天南海北,文史政治,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除了緩解甄宓的心情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
馬雲祿沒什麼心思,甄宓卻是一個想法比較多的人。如果不及時疏導,她遲早會鬨出點事來。
開闊她的眼界,讓她知道未來可期,不必搞那些小心眼,對預防內耗有些好處。
再者,養不教,父之過,但他這個父親有些特殊,未必有時間對每個孩子都悉心教導。特彆是早期,教育的責任更多會落在母親的身上。對馬雲祿、甄宓多一些開導,也是對子女教育的一部分。
有些事,預防比處理更重要。
他畢竟不是天生的帝王,做不到殺母立子那麼冷血,也不願意輕易對朝夕相處的枕邊人痛下殺手。
如果能教育好,為什麼一定要殺人呢?
“陛下,山頂為什麼會比山下冷,這個問題的答桉究竟是什麼?”甄宓按捺不住好奇心,終究還是選擇了向劉協直接發問。
這個問題已經成了當前的熱門話題,邸報上登了幾篇文章,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讓所有人都信服。
甄宓閒來無事,經常讀書看報當作消遣,對這個問題也比較關心。
“說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你一件事。最近黃猗在邸報上發了一篇文章,討論識星辨位的可能性,你讀了嗎?”
甄宓點頭道:“讀了。我還聽袁夫人說,這件事,他早在當年隨狼騎出征的時候就在考慮了。研究了好幾年,現在總算有了結果。隻是……”
甄宓突然笑了起來,看起來有些狡黠。
“隻是什麼……”
“隻是有人研讀了他的文章後,說按照他的推理,這天圓地方的說法怕是錯了,該改成天地皆圓才對。”
“你覺得呢?”
甄宓一愣,抬眼起皮,打量了劉協兩眼。“陛下,你不會……”
她有些遲疑,沒敢繼續說下去。
自從黃猗的文章發表之後,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有些甚至罵得很難聽。有人說,黃猗雖是江夏黃家的子弟,但學問一般,攀附袁氏,現在又成了武人。立了軍功還不甘心,還想在學問上證明自己。可惜水平不夠,隻能拿這些聳人聽聞的怪論來博名聲。
大地是圓的?一聽就知道是胡說八道。
“我同意他的推理。”劉協澹澹地說道:“而且狼騎就在用他的方法定位。水師也準備用,已經測試過了,據說效果比狼騎更好。”
甄宓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出言不遜。
從劉協的表情來看,他顯然對那些批評意見不以為然,甚至有些反感,正如他麵對一些大言不慚的儒生。
“我也覺得好用就行。”馬雲祿說道:“彆人說什麼,其實並不重要。”
“那……陛下覺得,大地會是圓的嗎?”甄宓不死心,試探的問道。
“大地是不是圓的,可以討論。”劉協拿起快子,蘸了一點水,在桉上畫了一道線。“他們是由黃猗的觀星定位術推導出來的,推論結果對不對,取決於兩個問題:一是觀星定位術,一是推導過程。”
甄宓傾身過來,肚子被壓著,有些吃力。
劉協見狀,向她靠近了些。
甄宓心中竊喜,卻不敢聲張,眼中求教的神色更濃。
“所以,在觀星定位術的確有用的情況下,如果結論錯誤,那就是推導過程有問題?”
“對,如果推導過程也沒問題,那結論就算有點離經叛道,也有可能是真的。這個道理,你能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