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又問:“陛下,你知道唐夫人要舉辦薦書大會嗎?”
“薦書大會?”
“是啊,就是召集一些讀書人飲宴,然後從今年出版的書籍、文章中挑出十篇最好的,然後將結果公布在邸報上,優勝者還能得到一些獎品,可謂是名利雙收。臣妾聽說,有好多名士要去參加,一定很熱鬨。”
劉協轉頭看著興奮不能自己的小橋。“你想去?”
“臣妾想跟著陛下一起去。”
“為什麼要跟著我去?”劉協啞然失笑。“放你兩天假,你自己去就是了。”
“臣妾不比蔡琰、袁衡博學多識,學問實在太差了,侍候陛下筆墨還勉強,評價文章就沒這麼本事了。到時候不辯然否,隻能人雲亦雲,有什麼意思。”
劉協想了想,又道:“哪天?”
“還沒定,陛下若是有意,臣妾可以去打聽一下。”
“行,你打聽到了就告訴我。”劉協起身,又道:“還有,暫時不要聲張,防止有些人目的不純,不是為了學術,而是為了和我套近乎才去參加聚會。”
“唯。”小橋開心的應了。
劉協卻有些莫名的煩躁,起身下了堂。
唐夫人舉行薦書這麼大的聚會,他居然連一點消息都沒收到,這實在不太合乎常理。按理說,就算他不適合親臨,唐夫人事先也應該請示一下。
畢竟這書坊名義上是唐夫人在主持,實際上卻是他一手操辦的新政內容。
難道是因為蔡琰被貶的原因,她誤會了?
——
來到後院,還沒進門,就聽到甄宓與呂小環興奮的聲音。
劉協循聲而去,見甄宓、呂小環正對著幾張大橋的草圖說得熱火朝天,連他進門都沒注意到。兩個孩子扔在一旁,也忘了照顧。一個站在搖籃邊,踮起腳,看著躺在搖籃裡的弟弟,兩個人四目相對,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開心,笑得口水直流。
“說什麼呢,這麼開心?”劉協走了過去,抱起站在地上的孩子,用手摸了摸他的小腳。雖然地板下麵有暖氣管道,地板還是有點涼的。
“陛下,甄妹妹這橋能造得成嗎?”呂小環走了過來,興奮溢於言表。
“能不能造成,與你有什麼關係?”劉協不解地問道:“她造橋是想封侯,你也想靠這個封侯?”
“當然不是,不過若是真能造成這麼大的橋,以後戰場上造橋就更方便了。”呂小環笑嘻嘻地說道:“我聽說,西域雖然不像中原這麼富庶,卻也有不少大河,將來少不了要造橋的。造橋這麼難,那些蠻夷肯定不會,隻能用船運。”
劉協眨眨眼睛,覺得呂小環說得有些道理。
與起在黃河上架橋,在戰場上迅速架起便橋對西征更有意義。
事實上,講武堂一直在研究如何迅速搭建便橋,隻是沒甄宓這麼激進,想用昂貴的鋼材造橋,還停留在以木材為主的階段。
果然人的視野都是有盲區的,隻看到自己最關注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