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到威脅了嗎?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荀彧撫著胡須,想了好一會兒,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
「德祖此言,既小看了我,更小看了天子。君臣相知,重在誌同道合,又豈能以個人安危為重?若無利於國家,富貴於我如浮雲。若有利於國家,生死亦可置之於度外。」
楊修有些尷尬,連忙搖手說道:「文若兄,你言重了。你的為人,我豈能不知。隻是……」他眼珠一轉,忽然笑道:「你想必聽說過華陰之戰前,天子對我的考校?」
荀彧微微一笑,隨即明白了楊修的意思。
華陰之戰時,天子給楊修出了一道題。雖然楊修沒能給出答案,但卻一改之前的性子,不再是那個高談闊論的翩翩公子,反而勇於任事,配合天子,在諸將中縱橫揮闔,為天子擊敗李傕立下了大功。
天子對自己的期許,的確與之有些相似。
「你也是這樣嗎?」楊修盯著荀彧的眼睛問道。
荀彧笑笑,從容說道:「德祖深知天子,何必有公西華之問。」
楊修端起案上的茶杯,與荀彧示意。
荀彧猶豫了片刻,端起茶杯,與楊修拱手致意。
兩人相視而笑,一飲而儘。
楊修放下茶杯,抹抹唇邊的胡須,看著案上的書籍。「文若兄攻讀多日,有何收獲?」
荀彧散去笑容,眉心微蹙。「萬裡征戰,辛苦自不必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卻是必須考慮的。西域萬裡,地方廣闊,但是適合屯田的地方卻不多。粗略看來,大致有這麼幾個地方可以作為選擇……」
荀彧一邊說,一邊取出幾張地圖,為楊修解說起這幾天讀書的心得來。
天子說要以戰養戰,又將兵力限製在兩萬以內,應該是對西域地形有一定了解後得出了結論。但即使是兩萬步騎,消耗的糧草也不是小數目,不僅需要一片不小的土地,更需要能夠耕種這片土地的戶口。
天子驅逐鮮卑人西行,可能是想以遊牧的方式作戰,占握黑海北岸的草原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可是荀彧覺得,遊牧民族的作戰方式雖然優勢明顯,但劣勢同樣明顯。
最顯著的一點是不能攻堅。
輕騎千裡奔襲,飄忽如風,是無法攜帶大型攻型器械的。遇到羅馬那樣的大國,就算能襲擾其邊境,遇到城池也隻能望而卻步。
如果隻是劫掠、襲擾,那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他想找到適合屯田的地方,作為天子西征的大營。
找來找去,隻找到兩個地方,隻是這兩個地方都有大國,一個是天竺,一個是安息。
而且這兩個地方有一個共同點:離羅馬太遠。就算在當地屯田,運往前線也是一個很難完成的艱巨任務。
荀彧撓撓頭,有些為難。「我還查到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