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繇和魏陶聊了好一會兒,約好改日去拜訪,這才拱手道彆。
魏陶跳回自己的船上,大聲吆喝著,向彆處去了。
周忠、韓融麵麵相覷。
韓融問道:「此人真是泉陵令?」
鐘繇哈哈一笑。「韓公,他的確是泉陵令魏陶,不過說起他的事來,可有些複雜,容我細細道來。」
韓融連聲催促。
剛才如果不是鐘繇叫破魏陶的身份,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是泉陵令,說是縣寺的掾吏都有些勉強。堂堂一縣之令,穿得和普通百姓差不多,身邊也沒幾個隨從,就不怕有什麼意外?
聽了魏陶的故事之後,韓融的驚訝有增無減。
一個曾經強烈反對度田的被貶官員還能重新出仕,並且在天子眼皮底下就任,魏陶究竟經曆了什麼樣的奇遇?
這一點,鐘繇也說不清楚。
他在渤海的時候,隻聽說魏陶重新出仕了,就在泉陵做縣令,多少有些不信。這次到行在見駕,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想驗證一下這個傳聞。
沒想到還沒下船就見到了魏陶本人,真是巧得不能再巧。
這也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息。
魏陶能重新出仕,我隻要努力,自然也可以。
三人一邊說,一邊上了岸,在等周忠的掾吏搬運行李、檔案的時候,收到消息的高柔匆匆趕來。
「見過周公、韓公。」
「文惠,律學堂籌辦得如何?」
「還算順利,隻是嚴重缺乏教師,正準備向周公求援。」高柔笑道,隨即又轉向韓融。「韓公若有得意門生,也歡迎到律學堂來就職。」
韓融放聲大笑。
當初周忠就希望他能推薦弟子到司空府任職,現在高柔一見麵又要他推薦弟子到律學堂就職,看來天子要依法治國的信念非常堅定。
他的弟子中雖然沒有精通律學的,但潁川絕不缺少這樣的人才。在經學的重要性下降,大量讀書人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潁川人又迎來了另一個選擇。
這是天賜潁川良機,不可錯過。
周忠拉著高柔聊了起來,高柔非常熱情,談笑風生,一邊走,一邊向周忠介紹這一年來的發展情況,充滿激情。
周忠大感欣慰。
這才是他想看到的高柔,也是他冒著惹怒天子的危險推薦高柔的原因。
高柔沒有辜負他,天子更沒有辜負他。
鐘繇、韓融在一旁看著,也是笑逐顏開。
他們都清楚高柔的身份,學術背景也與高柔相當,以偏向法家為主。高柔能得到天子信任和重用,意味著潁川人在這方麵大有用武之地。
一行人進了城,隻見街道兩側都是店鋪,店鋪門口都掛起了燈籠。買東西的不多,看燈籠的倒是隨處都是,不少人還在比較哪一家的燈籠更好看,上麵的字畫更精美。
「元常,你來晚了。」韓融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