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對這顆“洛克菲勒星”的開發已經進行了三十五年,作為美利堅十大財團中排名前列的老牌財團,洛克菲勒和摩根聯盟都在第一時間弄到了獨屬於自家的星球,並投入資源進行開發。
剛開始,由於需要進行開發的星球突然間倍增,從單獨一顆變成好幾顆,為了爭奪寶貴的人力資源,各財團家族和聯邦政府手段齊出,對全世界的人類開出了各種誘人條件。
地球人進入星際時代後,麵對數不清的荒地,終於意識到人力資源的寶貴,畢竟地球上的人類就這麼多,每多出一顆宜居星球就等於分薄一份。
沒有人,掌控再多的星球又有何用?
人類文明離開了人類,哪還有文明?
剛開始的那些年,地球人終於享受到資本家揮舞著鈔票搶著要的待遇。
這自然是因為東方大國同樣邁入星際時代,美利堅喪失壟斷優勢的原因。
否則根本不需要惡性競爭,抬高勞動力的價格。
與之相比,晚了幾年進入星際時代的東方大國由於依舊維持著原有的社會製度,所以習慣了集中力量辦大事,沒有盲目擴張,務求在每一顆星球上都建好至少一座大城市並完成移民填充後再向下一顆星球進發。
過了十年後,美利堅赫然發現東方大國的開發模式竟比他們這種惡性競爭模式更加高效。
等他們意識到應該放棄“自由市場主義”,選擇“國家監管”的時候卻已經晚了,因為每個財團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甚至財團中的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想擁有一顆獨屬於自家的星球。
沒道理你們洛克菲勒、摩根、杜邦幾家拿到了自己的星球,我們這些實力稍弱的家族非要跟在聯邦政府屁股後麵喝湯吧?
你們幾家利用寶貴的人力資源開發自家的星球,未來甚至有獨立建國的希望,我們就得一輩子待在美利堅的旗號下?
誰不想擁有自家的星球?誰不想一言九鼎?哪個家族的族長沒有稱王稱霸的美夢?
美利堅這個國家在建國初期,十三個加盟州就曾長時間隻保留國家旗號,各州依舊分治,遇上戰爭再臨時組建聯軍抗擊外敵。
這種模式曾在美利堅延續了一百多年,哪怕“南北戰爭”時期依舊由北方工業集團和南方種植園集團各自籌建聯軍,好似西周時期的諸侯會盟。
林肯之所以會被刺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財團老爺們擔心這個民望太高的總統會借機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威,甚至整合各州,開啟中央集權的過程。
寧願給他蓋個紀念堂,也不能讓他活著!
帶領美利堅打贏二戰的羅斯福同樣如此,“萬裡江山一片藍”的選舉結果不僅嚇壞了羅斯福的對手,也嚇壞了幕後的財團老爺,所以他隻能病死在勝利之前。
放縱的私欲,自由的權力,財團的領地意識等等。
這本就是美利堅的傳統!
如果讓聯邦政府學習東方大國的星際開發模式,到時候不僅獨占星球當老大的希望渺茫,更有可能讓聯邦政府在整合力量進行大開發的過程中浴火重生。
畢竟勞動者改天換地的豪情能夠碰撞出激情燃燒的歲月,讓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強化威信。
“羅斯福新政”實施後,美利堅的大地上同樣有過短暫的一陣激情歲月。
老派的美利堅人無比懷念那段歲月,資本財團卻畏之如虎。
到頭來,美利堅隻能在私欲的操控下硬著頭皮將“家族開發模式”走下去,哪怕效率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