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不是敗訴麼?”
說完話的李晨目光看向直播間內的彈幕,發現有不少的網友把注意力放在了案件的本身上,而忽略了他講述的重點:“我拿這個案例說明,主要是說明,銀行所謂的離櫃概不負責,是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道理都懂,而現實呢?”
“誰取錢還會專門拍證據啊?”
“恕我直言,告銀行?還是想想就行了哈。”
麵對李晨的話語,不少經曆過的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前兩年,我去銀行,發現自己的存款沒了,找他們要個說法,甚至起訴了銀行,最後的結果呢?銀行沒賠錢,說是員工個人所為,把員工送進去了。”
“我家前幾年得到了拆遷款,本來想存一年,結果被員工說利息高讓存三年,我信了,到最後卻成了買理財險,還他媽的說我是自願的。”
“前幾年不是在網上有一個受害者麼,父親病危取錢,拿著身份證戶口本還有醫院的證明都沒取到,理由是你怎麼證明那是你的父親(哭笑)”
“存錢的時候是大爺,取錢的時候………”
“誰要取錢?伱怎麼證明那筆錢是你的呢?”
好家夥…
李晨看了一下直播間的彈幕,發現這幫網友對銀行的怨念極深呢。
一邊搜索想要的內容,得到後才開始解答:“你們說的呢我沒有經曆過,具體的內容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第一點,對於被銀行欺騙的情況,如果屬實完全可以撥打12378銀監局進行投訴,銀監局也會根據投訴的內容進行核查。
至於核查後,肯定也要有你被騙的證據,不然人家怎麼知道你是真的投訴還是惡意的?
關於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你說你是受害者就必須拿出你是受害者的證據來。
第二點,有關於銀行的情況。
我先說明一下,在這裡我沒有任何洗白的想法,而是實話實說。
很多人去銀行辦理業務,都不會有任何的準備,畢竟誰都不會料到自己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不公平的事。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作為儲戶,是信任銀行的。
至於說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工作人員態度極差,肯定有,但是與銀行無關。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銀行作為一個載體的單位,它能對你發脾氣呢?能對你服務或者是讓你證明身份?
我想不會吧,因為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人,而不是電腦。
而人的行為,是不可控的,素質也是層差不齊的。
有的銀行,他們的工作人員,全程微笑服務,而有的人你跟多說兩句話他就會十分的不耐煩,搞不清真正的服務關係,總以為要高人一等。
而這種人,他不隻限於銀行,從消費行業到服務行業,哪怕是我們的律師行業也有這樣的人。
咱們作為消費者,去飯店都會遇到服務冷嘲熱諷的情況,感覺自己了不得。
遇到這樣的人,你能有什麼辦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離他們遠一點。
因為消費行業麼,花錢買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