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答辯狀未免有些太過激了吧。”
看完李晨的答辯狀,陳法官將稿子放到一旁。
既然對方不是為犯罪分子進行辯護,那他也不用在戴著一副冷傲的麵孔。
“您認為我對於學校問題的言行是過激麼?”
李晨聽言反問對方。
關於王家鑫的問題,綜合這位法官剛見麵時的態度,李晨可以肯定,言語過激在這裡指的肯定不是他。
陳法官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學校對王家鑫的在校表現給予肯定,這本身就沒有什麼錯。
他雖然是故意殺人,但是不能否認他之前在學校的表現是什麼樣子。
不能因為學校出麵提起建議就把人家送上被告席上吧?”
“陳法官,您認為學校所暴露出的問題還不夠多麼?”
李晨聞言開口反問對方,陳法官聞言十分認真的看著李晨開口說道:“我不否認有問題,可那也是少數不是麼?
我們不能因為少數的個人問題來否定學生的總體,否認他們學校的成績。
本次的公開審理,還采取網絡直播,你的言論如果真的出現在了庭審現場,會帶來真樣的後果你有沒有想過?”
“我當然想過,我也並沒有否認其他學校的勞動成果吧?”
李晨聞言一臉嚴肅的看著陳法官開口說道:“對於這個學校的問題,您認為不嚴重麼?
他們隻是看到王家鑫的日常表現,忽略了在案件中王家鑫的角色,他的手段是多麼的殘忍。
我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至少我是認為,王家鑫的行為必須死刑,隻有死刑,才能安慰被害者的亡魂,才能讓被害者家屬感覺法律的公平,才能維護住法律的尊嚴。
而在案件中,學校的行為是顛覆了社會對於犯罪行為的認知,它就是一種藐視法律的行為。
僅僅是因為王家鑫在學校的表現良好,就想著為他出來求情,所采取的手段在我看來,就是威脅審判機關,他們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明確。
這些聯合求情的師生們,到底是被人要挾出麵還是純屬的自願,不應該查查麼?”
“伱懷疑有人在背後指使?”
聽到李晨的話,陳法官的神情立刻嚴肅了起來。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們可就真的觸犯法律了。
“對於王家鑫的行為,隻有兩種可能。
第一就是他們抱著同樣的目的。
我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我在接觸案件的第一反應,就是厭惡。
從他的口供聯係他的行為,我不知道他的家庭條件是什麼樣,才會讓他產生了農村人難纏的思想,這是一種嚴重階級化對立矛盾的行為。
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在作怪,才會讓他產生了殺人一勞永逸的後於行為。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來替他求情,他們不是道德敗壞是什麼。”
“第二種情況就是,這些人對於王家鑫的行為是厭惡的,但是出於某種原因迫使他們不得不違背自己的良心。
我希望是第二種,如果是一種那太可怕了,說明他們學校還有很多很多像王家鑫這樣的人,他們從心裡也是帶著十分明確階級化立場,認為農村人難纏,打心眼裡看不起農村人。”
對於學生的行為,李晨也不相信他們是真心想要為王家鑫辯解。
就這麼一個人,有出麵的必要麼?
但凡是一個有良心的正常人,都會對王家鑫的手段感到反感才對吧?
撞人跑了都能理解,那是害怕和恐懼會產生的正常反應。
撞人後下車把人捅死,你這種行為是他媽人能乾出來的事?
綜合所述,李晨認為這些人的行為是不正常的,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委托人花錢買通了學校,學校又出麵找到學生進行威脅,讓他們不得不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話。
而正是因為犯人是學生,審判院才會采用聽取社會的意見,綜合考慮對於王家鑫的審判。
是嚴格執法還是說給他一個機會,李晨感覺這位法官此刻也是糾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