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判院返回住所,李晨便開始著手準備他的答辯狀。
案子雖然簡單,可還不是要準備的充分。
一審之所以敗訴的主要原因,還是地檢署的態度,這是從趙律師的口中得知,頗有一副嚴打的姿態。
群體性的案件,最有可能會涉及的一個詞彙:
涉黑涉惡…
沾上必死,倒推十幾年也沒啥問題。
而李晨的答辯狀,也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案件問題的本身。
作為當事人的廖鴻強,到底有沒有阻止過彆人持械鬥毆。
第二個部分,案發時間的期限。
第三個部分,廖鴻強的日常,他到底有沒有涉黑涉惡?
前兩個問題都好說,主要還是第三個。
會不會是因為他本身就有問題,涉及到了敏感問題,這才讓執法人員特彆重視他的問題,非要判刑不可?
不排除這種可能。
當天晚上,李晨和另一名律師溝通,詢問了這一方麵的問題。
對於廖鴻強的問題,趙永傑也不清楚,他甚至都沒往那方便想,也不知道李晨為什麼會想的這麼遠。
這就是李晨和他的不同。
他當初打官司,就是圍繞著案件的本身,而李晨則是思考的是問題的全部。
如果他的為人不行,屬於涉黑涉惡那李晨也沒有必要去替他辯護。
廖鴻強的老家是在農村,也是後來因為結婚才去搬到了城裡,在城裡麵買了房子。
第五天,李晨收到了有關於案件的上訴情況的通知。
上級審判院以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發回重審。
對於這個結果,他也是猜想到了。
直白點說,這是他們上級審判院在照顧他們下一級的麵子…
李晨在廖鴻強家屬的陪同下去了他的老家,尋訪了周圍的鄰居,其中還包括退休了多年的老村長,得到了不少證言證詞,也確定了他的品性。
既然沒有涉及到黑和惡,那這件事情就好辦了。
從他的老家返回榕城市,李晨加班加點去寫自己的答辯狀,於次日的早上九點鐘趕往審判院提交自己的答辯狀。
接待室內,劉法官看著李晨的答辯狀內心極度崩潰。
好家夥,你這是真敢說啊?
“行了,你的答辯狀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看完答辯狀,劉法官也是徹底的平複了心情。
對方的語言十分犀利,可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是負責審案子又不是對線的的…
當天中午,劉法官就把李晨的答辯狀的副稿送到了地檢署負責起訴的檢察員手中。
王檢察員在看到答辯狀時,整個人都是震撼的。
前兩個意見不是問題,他還有能力去解決,第三個意見…
他解決不了,因為對方乾了他們執法單位才會做的工作…
距離審判開庭的前兩天,李晨又乘飛機趕往榕城。
因為距離審判院開庭還有一段時間,搞定了一切的李晨就先返回了魔都。
庭前質證環節,所圍繞的都是李晨的證據,也就是證據的真實性。
坐在接待室內,李晨的旁邊坐著的是趙永輝,對麵坐著的則是庭審合議庭的組成法官和地檢署的公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