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從身前拿過來一個方形玻璃瓶,開始準備操作。
這些玻璃瓶是方振去附近的廢品收購站買回來了的。
製作莫洛托夫雞尾酒雖然簡單,可是也有很多技術細節,其中之一就是玻璃瓶的選擇。
現在市麵上的玻璃瓶很多都是納鈣玻璃,這種玻璃堅固,耐用,有彈性,作為酒瓶來說是挺好的選擇,可做燃燒瓶就未必了。
甚至還有一些玻璃藥瓶,用的是硼矽玻璃,更堅固,而且還耐腐蝕耐高溫。
方振選擇做莫洛托夫雞尾酒,自然是要避開這兩種材質。
不然一個燃燒瓶扔出去,卻因為玻璃質量太好,根本就不碎,那就有點尷尬了。
他選擇的是單玻璃材質的酒瓶,就是沒加入其他元素的普通玻璃,比較容易碎。
而且,玻璃瓶的形狀,方振特意選的方形瓶。
這樣的瓶子雖然犧牲了一點容積,但根據常識和物理學原理來說,圓形玻璃瓶在受到衝擊時能夠更均勻地分散力量,而角形物體的角落部分在受到衝擊時可能更容易集中受力,更容易破裂。
方振去廢品收購站花了50塊,給那裡收廢品的人,挑選了好一會才找到5個完美符合他需求的玻璃瓶,就是眼前那4個洗乾淨的方形瓶。
其中一個方振在垃圾場實地測驗,摔碎了,也用實驗證明這種方形瓶摔在岩石那種堅硬物表麵能立刻碎掉,而不會因為質量太好造成無法破碎的尷尬。
方振拿起方形瓶,從一個隨身背包之中按出了二十幾個軟木和橡膠皮塞。
這是他在附近一家去熟了的紅酒行找老板要的軟木塞。
試了一會,方振找到了十多個能正好塞住玻璃瓶瓶口的。
他拿出一個方玻璃瓶,拿出漏鬥,打開小桶鐵皮備用汽油,將漏鬥塞入玻璃瓶瓶口,開始往裡麵倒汽油。
頓時,房間裡有一股汽油的味道。
方振將玻璃瓶裡麵倒了差不多五成汽油後,停了下來,放下小鐵皮備用油桶,轉身去廚房,拿了一包白糖回來。
他拆開白糖包裝,裡麵就是軟綿綿的綿白糖。
方振用手撚了一塊,放在嘴裡嘗了嘗,甜味有點‘軟’,就是那股味道。
方振將綿白糖緩緩的,慢慢的,一點點的撒入了酒瓶之中。
莫洛托夫雞尾酒之所以叫雞尾酒,其實還有有一層意思,就是這玩意能和真正的雞尾酒一樣,混入不少東西。
混入白糖,機油,潤滑油,鬆香,瀝青,聚乙烯泡沫,或者黃磷,都能產生一些特殊效果,增加威力。
方振第一次配這東西,就沒有加太厲害的東西,尤其沒敢加黃磷,主要是怕自燃。
加入白糖,能讓火焰更黏人。
方振加入白糖後,瓶子裡的容積填滿了六成左右。
“差不多了。”方振停止裝填。
這東西不能裝太滿,主要是防止泄露,便於投擲,並且有空氣碎瓶的時候有更好的破裂爆炸效果。
裝到瓶子容量的六成左右,可以在不影響投擲的情況下,增加一些液體的量,確保燃燒效果。
但密封要更嚴密,才能防止溢出。
方振做好這些後,接下來用電鑽打孔,把布條穿過木塞,調整,用電工膠帶密封。
為了保證密閉性,方振還買了熱膠槍,用熱膠槍再次密封。
緊接著又是一番操作。
半小時後,方振眼前已經多了四瓶莫洛托夫雞尾酒。
看著眼前半個多小時的工作成功,四瓶調好的莫洛托夫雞尾酒,方振嗬嗬一笑。
“夠礦洞裡的狗頭人喝一壺的了。”
四瓶應該夠用了,甚至都用不了,方振就沒繼續製作更多。
方振用透明膠帶捆住引信,讓這東西沒那麼快揮發,用的時候撕掉膠帶就行,就先將這四瓶雞尾酒放在了一旁。
他開始測試起了夜視儀和熱成像儀。
這兩件道具,都是方振從戶外用品店直接買的。
戶外店的價格,比網上要貴一些,勝在付款立即就能拿到手,不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