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股海寇很有經驗,知道他們人數處於劣勢,便占據一角以防禦為主。
明軍人數雖多,但不可能一擁而上,隻能發動車輪戰靠人數優勢來消耗海寇。
但這樣一來,明軍就不得不和這些海寇形成局部一對一的局麵。
神策軍的士兵雖然悍勇,可這些海寇也不是等閒之輩。
一番搏殺下來雙方互有傷亡。
站在遠處的登萊巡撫張肯堂麵色凝重。方才袁惟泰勸他進艙休息,卻被他拒絕了。
身為登萊鎮最高品級的官員,張肯堂是要為這支水師負全責的。
眼下將士們在賣力拚殺,他豈能躲進船艙做那小女兒情態。
張肯堂挺直了腰杆定定的站在那裡,目視著將士們殺敵。
鄭成功見對方結陣擺出了一幅以守代攻的架勢,便命令船上的火銃手全部集結到甲板上。
破這種密集防守最簡單的辦法便是火器。
而神策軍分配到的鳥銃又是火器司精心打造全大明最好的。
有這種優勢卻不加以利用,不是太蠢了嗎?
很快火銃手便完成了射擊前的全部準備工作,他們將銃口對準了幾十步外的海寇,隻等鄭成功一聲令下便要把這些人射成篩子。
而此刻鄭成功的眼神中滿是決絕,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射!”
音落之後,火銃紛紛射出鉛彈。
這些鉛子射出的速度極快,海寇根本來不及反應就紛紛被射中。
這些鉛子回旋著射入海寇們的皮膚、肌肉,有的再射穿出去。
被射到的海寇紛紛痛苦的哀嚎著,有的甚至甲板上翻滾了起來。
“繼續射,不要停!”
鄭成功嘶吼道。
神策軍火銃手本就熟悉三段擊,此刻第一排士兵退到最後,第二排士兵頂上再次射擊。
海寇們紛紛舉盾。
可他們手中的不過是薄木片製作的盾牌,能夠防住箭矢卻防不住鉛子。
鉛彈將木盾生生射穿,無情的射入海寇們的身體。
海寇們也試著作出反擊。
可他們手中僅有的十幾杆鳥銃實際上威力很一般,根本不足以形成火力壓製的效果。
明軍完成三段擊之後海寇的氣勢已經泄了大半,再無剛剛跳幫開始接舷戰時的勇猛。
鄭成功見時機差不多了,便命令士兵持刀壓上。
接舷戰在海戰之中是不可避免的,鄭成功有意讓這些士兵通過實戰學習。
海上接舷戰與陸地白刃戰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要克服船體搖晃帶來的影響。
神策軍的士兵們也是處在學習的過程中,每邁出一步都會踩得很穩,確保不會因為重心偏移而出現意外。
一番激烈的搏殺之後,海寇們死的死傷的傷,麵對明軍的大舉壓上卻是毫無還手之力,剩下的人隻象征性的做了一番抵抗便紛紛丟掉腰刀跪地投降。
鄭成功還有些意猶未儘,心道這些海寇也太不能打了。這要是在福建沿海,恐怕連飯都混不上。
他下令明軍士兵把這些投降的海寇全部捆綁起來,然後挑出頭目來進行審問。
有了這些活口,要想弄清楚海寇們的老巢在哪裡就容易許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