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同決堤的洪水,以平安縣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瘋狂擴散。
其速度之快,範圍之廣,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平安縣大捷!
獨立團李雲龍全殲阪田聯隊!
築京觀於市!
每一個字眼,都帶著血與火的氣息,狠狠撞擊著每一個聽到它的人的心臟。
晉察冀、晉綏……廣袤的敵後根據地率先沸騰了。
最初,隻是零星的口頭傳播,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
“聽說了嗎?平安縣城,被咱們八路軍拿回來了!”一個剛從平安縣城回來的貨販郎,激動地對著父老鄉親們比劃著。
“啥?平安縣?那不是鬼子的地盤嗎?”周圍的人一臉懷疑,長期被封鎖和壓迫,他們已經習慣了壞消息,好消息反而顯得虛幻。
“真的!我親眼看到的!鬼子…鬼子的腦袋堆成了山!就在菜市場!”&bp;貨郎為了增加可信度,聲音都提高了八度。
“真的假的?吹牛吧你!”&bp;質疑聲依舊存在,但已經有人開始動搖。
但很快,更多細節如同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不止收複了縣城,阪田聯隊…整個阪田聯隊都被李雲龍的獨立團給滅了!”&bp;這是從縣大隊隊員口中傳出的消息,帶著幾分官方背書的味道。
“阪田聯隊?那可是鬼子的王牌啊!李雲龍…是誰?這麼厲害?”
一些有見識的人開始向周圍的鄉親們科普了阪田聯隊的實力。
一個聯隊可以直接乾碎兩個中央師!
人們開始追問李雲龍的名字。
“聽說是八路獨立團的團長,外號‘李大膽’,打仗不要命的!”&bp;關於李雲龍的傳說,也開始野蠻生長。
而“京觀”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徹底炸開了鍋。
“京觀?用鬼子頭顱堆的?真的假的?這也…太狠了吧!”&bp;有人震驚,有人恐懼,但更多的,是一種壓抑已久的痛快感。
“好!就該這樣!殺光這幫畜生!讓他們也嘗嘗被砍頭的滋味!”&bp;積壓多年的民族仇恨,在“京觀”這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符號下,找到了宣泄口。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李雲龍…真他娘的是條漢子!”&bp;無數老百姓,對著北方,對著平安縣的方向,默默祈禱,甚至跪拜。
那些曾被倭寇鐵蹄蹂躪過的村莊,更是如同過年一般。
鞭炮聲,偷偷摸摸地響起,壓抑的哭聲,變成了帶著希望的低語。
李雲龍的名字,如同颶風一般,席卷了整個敵後戰場。
他成了傳奇,成了英雄,成了無數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聽說那李雲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一頓能吃十斤肉!”
“放屁!我聽說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專門來克製小鬼子的!”
“彆瞎說!我表舅的三姨家的鄰居的兒子就在獨立團,他說李團長其實其實有三隻眼睛,打起仗來,真他娘的像個瘋子!”
各種各樣的傳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都指向一個核心:李雲龍,是個狠人,是個能打勝仗的英雄。
獨立團,也成了無數熱血青年渴望加入的部隊。
每天都有年輕人,不遠千裡,曆經艱險,隻為投奔獨立團,追隨李雲龍,殺鬼子,保家衛國。
八路軍的宣傳部門,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民意,他們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迅速行動起來。
平安縣大捷的戰報,被印成傳單,秘密散發到各個根據地。
“京觀”的照片,經過篩選和處理,也以特殊渠道,開始在更高層級和特定群體中流傳。
那張李雲龍站在京觀前,腳踩著阪田聯隊聯隊旗的照片,更是被放大,張貼在一些隱蔽的宣傳點。
視覺衝擊力,遠勝過任何文字描述。
照片中,李雲龍的身影,如同戰神降世,霸氣凜然,而背後那堆積如山的鬼子頭顱,則充滿了震懾和複仇的快感。
國統區,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山城。
潮濕悶熱的空氣,如同凝固了一般,讓人喘不過氣。
但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卻比往日熱鬨了幾分。
“聽說了嗎?敵後傳來大捷!八路軍在晉省平安縣,全殲了鬼子一個聯隊!”&bp;一個穿著長衫的中年人,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嗎?”&bp;他的同伴一臉懷疑,國統區的報紙,每天都是“戰略性轉移”、“防禦”、“曲線救國”之類的消息,好不容易聽到一個“大捷”,反而不敢相信。
“可靠!絕對可靠!我有個親戚在《大公報》當編輯,他偷偷告訴我的,說是八路軍那邊傳來的消息,絕對錯不了!”&bp;中年人拍著胸脯保證。
“全殲一個聯隊…那可真是了不起啊!不知道是哪支部隊,哪個將領,這麼厲害?”&bp;有人好奇地追問。
“好像是八路軍129師的獨立團,團長叫李雲龍!”&bp;中年人努力回憶著聽來的消息。
“李雲龍…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bp;周圍的人麵麵相覷,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但很快,李雲龍的名字,開始在山城的街頭巷尾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