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含元殿,氣氛異常凝重和深沉的時候。
李承乾轉移話題道:“關於後宮的權利和義務,關於皇位繼承的方式細節,朕會找個時間,專門寫兩本針對這方麵的律法!
朕始終認為,關於後宮不得乾政等,不能隻是一句流於禮法的話。
隻有詳細的規定,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才能夠儘可能的杜絕後宮乾政。
一旦再出現後宮乾政,那就會被群起而攻之,自然也就不會有了!
眾愛卿,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而避趨之?
大唐更好,爾等的後代子孫,爾等自身才能更好!
若因私利而不顧國家大局,斬立決!”
聽到李承乾這句話,部分沒犯什麼大事的,一下子就想通了。
是啊,大唐更好,他們的子子孫孫才會更好。
他們也不想再經曆亂世了。
至於沒想通的,無關緊要。
李承乾把好話歹話都說儘了,想要跳出來反對,都找不到角度。
本質上,百業衛並沒有在他們身邊安排人,也沒有監控他們。
如果他們還要反對,那就肯定是自己心中有鬼。
一不小心,被當做儆猴那隻雞,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實在看不慣,那得回去聯係各方想辦法,而不是自己拚一下脖子是不是夠硬。
李承乾的腦子太好使,怪招陰招層出不窮,偏偏還給他們一種堂堂正正的感覺,他們實在跟不上,一時間也找不出破綻。
“眾位愛卿,可還有事?”李承乾問。
房玄齡再次站出來,躬身行禮道:“關於年號和陵寢,不知陛下有何想法?”
一般來說,年號都是相關大臣商議之後呈上,讓皇帝選一個。
至於陵墓,的確是每個皇帝一上位,就開始修建的。
一般是由太史局來辦,先根據山川走勢,選一處風水好的地方,就開始辦了。
人都必會死亡,但古人視死如生,尤其是皇帝。
在位時間長的皇帝,陵墓基本上都是從生修到死。
有一些,直到皇帝死了都還沒有修完。
麵對李承乾這麼個強勢的皇帝,房玄齡這個宰相不得不問。
登基就決定年號,是因為要鑄錢。
等到改元之後,新錢就開始發行。
在整個使用銅錢的曆朝曆代,銅錢都是混用的,不管哪個年代的都可以用。
銅錢本質上,是看重量。
如果磨損太多的話,就會折舊,也就不那麼值錢了。
“年號……”
李承乾沉吟起來,腦中思緒翻滾,眾臣也沒有打擾。
有的在笏板上極速書寫,以免忘記了今天的重點,有些在閉目冥想,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易經》的乾卦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年號就定為——乾元,大哉乾元!
象征大唐新的開始,朕與諸位愛卿一起開疆擴土,鑄就大唐萬世基石。”
李承乾知道,後世的元朝用過,但那是後世,現在是他先用。
比地盤大,沒有哪個帝國能超過未來的大唐。
何況這個乾字,還是他的名字中的一個字,沒有比這個年號更符合的了。
房玄齡微微躬身表示明白,繼續等待。
“至於陵寢,上次去昭陵,把朕的母後接回來的那次,朕去看過了,感覺還不錯!
那麼大個昭陵,不至於連朕的過去身都容不下,就不需額外修了,勞民傷財罷了!”
經曆過九世輪回的李承乾,對這些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