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千裡決勝,劉備鄭平論勢_三國:劉備謀主,謀儘天下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三國:劉備謀主,謀儘天下 > 第173章 千裡決勝,劉備鄭平論勢

第173章 千裡決勝,劉備鄭平論勢(1 / 2)

臨淄城。

自從派遣十幾路信使後,劉備對各州郡的情報都格外的關注。

這斷交絕盟、不死不休的口號都喊出來了,若是不能製裁袁術,那這青州的威名也就打不出來了。

這次針對袁術的布局能否成功,決定了青州能否有一柄能震懾宵小的利劍在手。

七月。

劉備令簿曹從事胡昭調撥錢糧,臨時增設了大量的斥候,往返於青州與幽、冀、兗、豫、荊、徐、揚之間。

不同於昔日青州黃巾初起時,可以趁著青州黃巾還未完全形成有效戰鬥力的時候,以雷霆之勢擊潰。

袁術麾下精兵驍將不少、錢糧又充足,不是能輕易擊潰的。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袁術反殺。

因此。

不論是有意進攻南陽的荊州襄陽兵、還是準備進兵淮南的徐州丹陽兵、亦或者在陳國的劉寵、關羽等人,都是相當的謹慎小心。

不會如征討青州黃巾時,那般的輕鬆愜意。

八月,州牧府。

劉備命人抬來棋盤,擺上黑白棋盒,邀鄭平同席對弈。

隨著政令的推行,各級各部招募的士子才俊,也漸漸的對各自的職責有了更深的認知,這政務的處理也日漸嫻熟。

以州牧府輻射青州六郡國的軍政諸事,也變得更有效率。

而這直接的好處便是,劉備和鄭平的閒暇時間也越來越多了。

亂世時局,變化莫測。

倘若劉備和鄭平的精力都被青州內部的軍政雜物束縛,就難以去關注天下大勢了。

黑白棋子,靜靜的在棋盤上相繼出現。

劉備手執白子,落子沉穩。

“自信使傳訊後,荊州劉刺史、徐州陶刺史,都已經相繼回信會伺機進攻袁術。”

“濟北相鮑信、泰山太守應劭以及大司馬也明確表示不會助袁術。”

“兗州刺史劉岱和陳留太守張邈立場不明;而常山國的伯圭兄,依舊未有回信。”

劉備一邊靜靜落子,一邊提及這各州郡的反饋。

鄭平左手輕搖羽扇,徐徐開口道:“劉岱跟袁紹有姻親之情,如今又跟張邈對峙。”

“以常理來看,劉岱是不會跟袁術結盟的,但自古結盟皆為利,劉岱不作回複,想必這心中亦是有伺機牟利的想法。”

“張邈跟袁紹有嫌隙,袁術要跟袁紹爭鋒,張邈是樂見其成的。”

“雖有使君的信使傳訊,張邈不會公然的表示支持袁術,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得罪袁術。”

“靜觀其變是二人最佳的選擇!”

“至於公孫將軍,估計他是想趁機再跟袁紹搶奪魏郡了。”

劉備輕歎:“倘若伯圭兄真要在這個時候跟袁紹搶奪魏郡,我又該當如何?”

鄭平將黑子執在手中,看著棋盤的一處空白,但並未落子:“使君,以你對公孫將軍的了解,倘若他當了冀州牧,未來的路會走向何方?”

未來的路?

劉備沉默。

良久,劉備搖頭歎息:“難以預料!”

鄭平將黑子穩穩落下,搖扇而道:“既然難以預料,那就不能讓公孫將軍得到冀州。”

“使君可遣人再給公孫將軍送一封信,以蘇秦說齊閔王舊事再行勸諫。”

蘇秦曾遊說齊閔王,用兵而喜先天下者憂,約結而喜主怨者孤。後起者藉,遠怨者時。

天下大勢,後發製人應有憑借,順應時勢方能遠離怨恨。

誰先用兵發動戰事,誰就會有後患;誰要招人恨的締結盟約,誰就會陷入孤立。

因此,聖人處理事務,必然善用權勢作為憑借,並且利用時勢來令國家興盛。

憑借權勢,是統帥萬物的關鍵;利用時勢,是做任何事的先決。

“倘若伯圭兄不聽勸諫呢?”劉備落子,攻勢十分的淩厲。

鄭平眼神微微一凜:“不聽勸諫,公孫將軍必敗於袁紹之手,這未來難以預料的大勢,自然也就變得清晰了。”

劉備手一抖:“伯圭兄目前的兵馬,可稱得上是河北第一強兵了,怎麼可能敗給袁紹?”

鄭平搖扇輕笑:“常言道:麒驥之衰,駑馬先之;孟賁之倦,女子勝之。劣馬和女子的體力都比不上駿馬和孟賁,那為什麼反倒能勝過駿馬和孟賁呢?”

“這是因為有後發製人的憑借。”

“公孫將軍的兵馬雖然堪稱河北第一強兵,但他此時用兵魏郡,師出無名,內部必有隱患。”

“而袁紹後發製人,卻能以正義之名用兵。”

“昔日齊、燕兩國在桓山曲折的地方用兵,結果燕軍慘敗,十萬大軍被消滅。而胡人卻趁機攻打燕國的樓煩等縣,搶奪了大量的牛馬。”

“胡人和齊國並不親近,也沒有締結什麼用兵的盟約,但胡人和齊國不約而同的都在用兵燕國。”

“這是因為,胡人和齊國在大勢上有共同的憂患,出兵的利害關係也是一致的。”

“使君已經跟袁術斷交絕盟,那麼大司馬也必然會撤回鮮於乾和那三千騎兵。”

“可鮮於乾已死!”

“大司馬早已猜到了公孫越南下魯陽的目的,因此遣使者去魯陽,寄希望能阻止禍事。”

“但如今鮮於乾已死,大司馬召不回鮮於乾和那三千騎兵,公孫越殺鮮於乾這事就瞞不住了!”

“看使君薄麵,大司馬可以暫時不對公孫將軍用兵;可若公孫將軍不聽使君勸諫執意要打魏郡,大司馬就必然會趁機斷公孫瓚歸路。”

“腹背受敵,公孫將軍又如何能勝?”

劉備遲遲未能落子。

顯然,了解公孫瓚的劉備,對於勸誡公孫瓚沒有十足的信心。

若公孫瓚真的會聽劉備的勸誡,就不可能這麼久都不回信了。

不回信,就意味著公孫瓚已經在等候戰機了,甚至於,公孫瓚可能都跟袁術締結了盟約!

“儘人力,聽天命,力不儘則憾,命不聽則枉。”

“使君,不要太在意結果如何,儘力而為,問心無愧即可。”

鄭平知道劉備心軟,不忍心公孫瓚走上絕路。



最新小说: 天刀耀世,俠義長存 千禧年:告訴沈總,這根高枝我不攀了! 他似火滾燙 六旬老太不躺平,抽子女,正家風 公路求生:神提示帶飛嬌俏姐妹花 烈火朱雀向南飛 他比前任更炙熱! 拒嫁東宮後,清冷太子又撩又哄 美人重生茶又媚,踹開渣夫奪鳳位 末日:被困女生宿舍,女神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