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黎陽聚集了十萬兵馬,又分派了三萬騎兵去攔截鄭平。
營寨中雖然還有七萬兵馬,但這七萬兵馬並非都是精銳。
由於臨時聚集,袁紹也難以對這七萬兵馬如臂指使。
這亦是關羽信心的來源。
兵不在多,在於將之調遣。
而如今,逢紀去了許都,審配被擊敗後退守南皮,袁紹軍中缺少能指揮七萬大軍的將才。
許攸雖然善謀,但並不擅長調兵遣將。
否則也不會將三萬騎兵和文醜全部都派遣出營去攔截鄭平了。
劉備靜思道:“以我軍目前的兵力,還是少了些。不如讓臧刺史也率兵同往,藏刺史麾下高順的陷陣營,亦是善戰之兵。”
劉備知道這一戰很關鍵,容不得半點疏忽。
臧洪有兵萬餘,其中陷陣營千餘。
再算上劉備的三萬人,以四萬對七萬,這勝算也能大一些。
劉備的提議,得到了眾將的附和。
畢竟兵馬越多,這擊敗袁紹的把握自然就更大。
不多時。
張紘自外而來,額角有些微汗水,人也有些氣喘。
“子綱,你去了何處?”劉備有些訝異。
張紘拱手道:“稟使君,近日黃河水結冰,紘去查探了地形,發現了一處可以踏冰渡河的絕佳路線。”
劉備頓時麵容一凜。
關羽雖然曾破過淳於瓊的黎陽大營,但因袁紹兵來,又退回了黃河南岸。
如今袁紹的兵力,大部分都駐紮在黎陽大營。
若能踏冰渡河,自然是比乘船渡河更便捷。
畢竟劉備的船隻,無法同時將兵馬都運輸至對岸。
若是對岸探得情報,半渡而擊,劉備未必能成功渡河。
而現在,張紘卻說探得一處可以踏冰渡河的路線,這無疑是讓劉備這次渡河增加了五分勝機。
“好!”
劉備豁然而起。
“真是天助大漢!”
張紘又道:“紘又仔細詢問過善察天象的老人,近日應有大雪!可多備禦寒衣物,趁雪夜渡河,直闖袁軍大營!”
劉備有些驚疑:“子綱,雪夜行軍,將士們未必能承受。”
張紘則道:“使君,袁紹有七萬兵馬,又是據營而守,若不出奇兵,即便渡河了也未必能將其完全擊潰。忍一時之痛,可免數戰之憂!”
劉備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掃視各營諸將。
畢竟能不能執行張紘雪夜奇襲的計劃,重點還是得看各營將士是否有能力執行。
關羽率先出列,道:“兄長,先登營不畏寒暑,刀山火海亦敢前往,何懼夜雪?”
張飛亦是不甘示弱:“兄長,銳士營乃青州第一營,何懼寒暑?弟請為先鋒!”
孫堅久經戰陣,對雪夜行軍亦是有經驗,道:“昔日堅曾奉命平羌人叛亂,亦曾雪夜行軍,此事堅頗有經驗,理當為先鋒。”
其餘諸將,亦是紛紛請戰。
雖說雪夜辛苦,但隻要贏了這仗,就可以將袁紹擊潰。
這可是立奇功的好機會,誰也不願意錯過。
見眾將皆請戰,劉備又看向陳登。
陳登思慮片刻,道:“登以為,可將兵馬分為兩部,一部走子綱兄說的冰道,一部走未結冰處,乘船而往,讓袁紹誤以為使君要渡河而擊,分其兵勢。”
“冰道奇襲,由先登、銳士和破軍三營負責,此三營最善攻堅,甲胄又輕,便於奇襲。水路則率白毦、大戟、射聲三營。”
“臧刺史處,則令其先行走倉亭津渡河,不用隱瞞蹤跡,如此可讓袁紹誤以為使君準備白馬津和倉亭津兩路並進,而忽略掉先登三營的奇襲。”
張紘亦道:“元龍之言甚善,臧刺史走倉亭津,亦可分袁紹兵勢,使君再渡河進攻白馬津,亂袁紹判斷,為先登三營提供戰機。”
當即。
劉備讓陳登和張紘製定了具體的作戰細節,又遣人通知東平國的臧洪強攻白馬津。
得到傳信的臧洪亦不猶豫,親率兗州萬餘大軍,強攻倉亭津。
黎陽大營。
袁紹驚聞臧洪強攻倉亭津,連忙派高覽率軍去救,急招許攸商議。
“臧洪強攻倉亭津,劉備必然也會響應。”
“攸料定,劉備必然會打白馬津,明公可遣將增兵白馬津,以防劉備奇襲。”
許攸果斷的判斷了形勢。
袁紹不由有些憤憤:“劉備這廝,都寒冬臘月了,還要出兵,這是一點都不體恤士卒嗎?真是個偽君子!”
天氣越來越冷,饒是袁紹的帥帳爐火旺盛,也避免不了寒風的侵蝕。
更彆說普通的士卒了!
這軍中怨言本就不少,劉備又趁機出兵,這讓袁紹如何不怒?
然而怒歸怒,袁紹也不敢怠慢,隻能按許攸的提議,分兵再去增援白馬津。
為了給奇襲的先登三營營造戰機,劉備對白馬津展開了強攻。
先是射聲營對白馬津來了一波箭雨洗地,緊接著白毦營和大戟營又持盾向前,在岸邊構築戰線。
攻勢異常的猛烈!
眼見白馬津快要守不住,袁紹又再次分兵去增援。
連打了三日,直到大雪紛飛,雙方才各自罷兵。
“劉備這廝,這是要跟本將拚命嗎?”袁紹憤憤的將頭盔投擲在地。
這三日裡,劉備的攻勢太強了,袁紹折損了不少兵馬。
倉亭津的戰事也不容樂觀,尤其是高順的陷陣營,讓袁紹險些要出動鐵騎了。
袁紹有一支秘密的騎兵部隊,雖然隻有三百人,卻是全副馬鎧!
這是袁紹用於出奇兵用的。
不過顯然,在黎陽待了這麼久,袁紹這支三百人的重甲騎兵都沒能派上用場。
畢竟重甲不等於輕甲,重甲騎兵耐久力和靈活性差,隻能用於奇兵決勝。
比如兩軍在平原地對陣正酣,三百重甲騎兵出列,足以影響勝負!
“這大雪來得挺及時啊。”袁紹暗暗感歎。
冬季作戰,對於袁紹其實是很不利的。
因為兵多,所以過冬的物資需求也多。
又因冬季嚴寒,後勤輜重的運輸也會受到影響。
若不是劉備關羽奇襲了黎陽大營,袁紹必須奪回來,壓根不會在秋冬之際聚兵。
夜。
袁紹酣睡正甜,忽然見耳邊聽得一陣喊殺聲。
但袁紹並未起身,隻以為這是夢中的場景。
畢竟這個時候,劉備還在白馬津,怎麼可能來黎陽大營?
袁紹的親衛裨將喊了許久,見袁紹依舊不肯醒來,隻得狠心用涼水澆向袁紹。
“嘶!”
大冬天的被涼水澆醒,這舒爽感讓袁紹的第一反應就是拔劍砍人。
“將軍息怒!”親衛裨將連忙下跪求饒:“劉備劫營!”
袁紹頓時一個激靈,利劍落在裨將脖子前停下:“劉備劫營?劉備在白馬津,怎麼可能來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