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瑜邊境各處都設了節度使和戍邊軍。
西南的小國是最不足為懼的。
那些國家又窮,人口又少,而且人都是矮瘦的。
“大瑜陛下!”烏納激動地想上前一步。
侍衛們長劍出鞘,攔在烏納麵前。
慕容宇冷冷道:“區區小國也敢跟大瑜談條件,回去告訴你們國王阿那羅,好好臣服大瑜可得平安,否則大瑜可隨時蕩平靡婆!”
明黃的衣袖一揮。
侍衛們將烏納等使臣逐出了殿。
“大瑜陛下!大瑜陛下……”烏納在殿外喊。
王內侍走到殿外道:
“皇上有令,命你們儘快離開長安。再不走的話,你們可未必能走得了了。”
烏納一行人求見無果,隻得無奈離宮。
長安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酒樓的旌旗招搖。
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女子的桃花扇下掀起陣陣香風。
烏納沉默失落地走在街上。
回驛站的路好長,回靡婆國的路更長。
他看著眼前繁華的景象,心中生出淒涼,吟出一句大瑜文人的詩詞: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①
他曾經非常仰慕大瑜的語言、詩歌、服飾……所以他學習大瑜的語言和文字,了解大瑜的曆史。
他相信強大的國家是從這樣燦爛的文化和曆史中孕育出來的。
他也期待著有一日,他能輔助他們的王將靡婆國也治理得這樣繁榮。
可是他的王死了。
被叛徒阿呂應砍下了頭顱,然後血淋淋地掛在城牆上,被蟲蟻啃食得麵目全非。
他代表新王來捉拿阿呂應,可是大瑜不放人,甚至索要更多的財寶。
烏納轉頭,回望著宮城的方向。
宮門大氣森嚴,朱色宮門打開,像張開的血盆大口。
“烏納大人,怎麼辦?”身邊人道。
烏納的聲音低沉:“大瑜這邊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先儘快送信回靡婆,讓王知道這邊的情況。”
“是,烏納大人。”
有人繼而道:“可惜這次來沒能殺了阿呂應,要不是我們人太少,我和大瑜禁軍拚命也要殺了他。”
提到阿呂應,烏納握緊了拳頭。
早知道的話,第一次見阿呂應的時候就應該扒了他的皮,把他的骨頭扔進鍋裡……
烏納想得有些出神,一時沒注意,撞到了人。
“呀!我的饅頭掉了。”童稚的聲音響起。
烏納低頭,看見一個圓白圓白的小胖子。
腦袋上光溜溜的,在陽光底下好似會反光。
是個又胖又小的和尚。
小和尚的腳邊有一個和他臉一樣圓的饅頭,上麵啃出了彎月狀的凹陷。
烏納道:“小師父,對不住,我沒看路。”
小胖和尚彎腰撿起饅頭拍了拍,把上麵臟兮兮的灰塵拍掉,用塊布包起來:
“還好,還能吃。”
小胖和尚把饅頭放進包袱裡。
烏納聽說過,大瑜和尚們隻吃素,生活中有許多清規戒律。
應當是苦行僧的樣子。
可這小和尚實在富態,比他們靡婆國的地主兒子還胖。
小和尚也看著烏納,忽然說:
“施主,你身上殺氣好像好重,你要不要我為你念佛經呀?可以幫你驅殺氣的。”
烏納搖頭:
“不用念佛經,我不是大瑜人,我是靡婆人,我們靡婆人不信佛。”
小和尚問:“那你們信什麼?”
烏納:“我們信七頭蛇神靡迦。”
小和尚張圓了嘴:“你們信蛇,七頭蛇……”
“悟真,你怎麼還在這?山下人多,不許亂跑了。”
兩個瘦瘦高高的和尚走過來。
悟真轉頭:“悟空、悟淨師兄,我沒亂跑,我一直站在這。”
悟淨不好意思地對著烏納一行人道:“阿彌陀佛,幾位施主,我這小師弟年幼口無遮攔,若有什麼得罪的地方,還望莫怪。”
說完後,悟空悟淨拉著悟真走了。
烏納看著那師兄弟三人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