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寂寂,鳳凰山時不時有群鳥驚起,撲棱著翅膀從林中逃出。
慈光山山頂,小和尚悟真望著鳳凰山的方向,好像隱隱聽見虎嘯聲。
鳳凰山與慈光山離得不算遠。
鳳凰山不如慈光山高,因此在山頂的慈光寺能遙遙望見鳳凰山的人群。
悟真和幾個師兄正在寺廟的菜園裡澆水捉蟲。
一隻肥碩的蟲子在柔嫩翠綠的菜葉上扭呀扭,被悟真的兩隻胖手指輕輕一夾,然後拋進了草叢裡。
“悟梵師兄,鳳凰山那邊好像很多人。”
悟真小心地捏著蟲子,既不想擰斷菜葉,也不能捏死蟲子。
旁邊一個十七八歲的和尚抬頭看了眼鳳凰山,然後又低下頭去:
“那是皇上帶人去春獵了。”
悟真:“為什麼要春獵?”
悟梵師兄往土裡澆水:“因為他們要殺生,要吃肉,要展示勇猛之力。”
悟真趕緊把兩隻肉手合掌於胸前,念了幾句“阿彌陀佛”。
等澆好水施好肥,悟梵挑起空桶正要走,見悟真小師弟還在好奇地看著鳳凰山的方向。
悟梵騰出一隻手來把悟真拎起。
悟真驚訝地蹬腿:“悟梵師兄,放我下來。”
悟真雖然年紀不大,但抱起來沉,身上沒有一斤肉是白長的。
悟真覺得悟梵師兄力氣真大。
仔細想想,好像山上的師兄們身體都結實,沒有誰體弱。
悟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覺得中午還得多吃幾口飯,長些力氣。
他們去吃飯的時候,正好碰到從外麵做法事回來的悟空和悟淨師兄。
悟真看見悟空師兄手中拿著一個銀缽,走路時那銀缽中還發出叮當聲。
“悟空師兄,你買什麼吃的了?”
悟空看著悟真師弟眼中的期待,無奈地笑笑:
“不是吃的。”
悟空彎腰,把手裡的銀缽蓋子掀開來給悟真看一眼。
悟真銀缽中有兩顆白色的珠子滾來滾去。
悟真忙道:“舍利子!這是舍利子麼?”
“不是舍利子。”悟空把銀缽蓋好,不讓悟真碰。
旁邊的悟淨師兄道:
“長安東邊村鎮前段時日有人縱火,燒了不少人,官府已經抓獲凶犯。我們過去為逝者超度,做法事的時候發現了兩顆怨靈珠,就帶回來了。”
悟真:“怨靈珠?”
悟空師兄解釋:
“怨靈珠剛燒出來的時候是白色,看著和舍利子很像,卻是由亡者的怨念恨意結成的,是大凶大邪之物。”
悟真眼睛睜大了些:“那為什麼要帶回來?”
悟空:“若是不帶回來,村民撿到了這珠子放在身邊,會被怨氣和煞氣纏身,心神不寧,時間長了,於神智和身體都有害。因此要帶回來請師父們超度,驅除怨靈珠上的怨氣。”
悟真本來還想再看一眼,但聽師兄這麼說了之後,他就老實地把手縮回來了。
悟真吃完飯,下午又去誦經,還去背柴火。
一天將儘,日光變得詭譎泛紅。
悟真背著柴火路過那個被侍衛嚴格把守的院子門口時,聽見裡麵傳出幾聲尖利的婦人叫喊聲。
一陣淩亂的腳步聲越來越響,有人在喊:
“禛兒!禛兒!”
“娘娘……娘娘彆跑了……”
“娘娘小心傷了身子……”
悟真被喊聲吸引了目光,轉頭看見屋內跑出一個衣衫淩亂的婦人。
頭上的發髻也是散的,遮了一半麵龐,讓人看不清臉。
那婦人腳上沒有穿鞋,一路往院門口跑,嘴裡喊著:
“禛兒……本宮的禛兒在哪……”
跑到門口的時候,侍衛們及時攔住。
悟真還是下意識地後退兩步,怕那婦人撲到自己身上來。
雖然看不清臉,但他知道這是住在寺中休養的皇後娘娘。
皇後被攔住了,嘴裡叫得更凶,幾乎是哭喊:
“放本宮出去,本宮要去救禛兒,去救禛兒!”
身後侍婢拉著她回去:
“娘娘做夢魘著了,太子在宮中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