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山幽。
蟬噪,林靜。
初夏的慈光山顯得更幽靜了。
菜園裡的油菜苔莖稈挺拔,上頭頂著一團團小花苞。
悟真一早在菜園裡和師兄們忙著侍弄菜地,兩隻小胖手不知撚走了多少條小蟲子。
他很喜歡來菜園子,看見果蔬一天天長大鼓脹,會很有成就感。
蔬菜們開出的花也很好看,比山路上的野花還漂亮。
“悟真,該去吃早飯了。”悟淨師兄挑著水桶叫。
“師兄,我來了。”悟真從水桶中舀出一些水洗淨了手,然後滿心期待地去廚房。
他在廚房取了幾個圓白的大饅頭,一碟小菜,端著回了小院子。
他每次吃早飯都是端回來吃的,因為小院裡,師父會給他準備好額外的果仁和果肉乾,讓他夾在饅頭裡吃。
悟真還會給自己化一杯甜甜的蜂蜜水。
“師父,早飯來了。”悟真頭上晶瑩的汗珠子從額頭側邊滑下。
明燈大師正好把小院內打掃乾淨了,進屋和悟真一起吃早飯。
師徒兩人麵對麵坐在一張小飯桌邊。
“師父,我剛才端早飯回來的路上,聽說宮裡又來人捐了好多香油錢呢。他們說太子不僅病好了,最近還很愛笑。”
悟真把聽來的消息跟師父說。
幾日前,太後已經派人來給過一筆香油錢了,多得可以抵上整個慈光寺一年的用度。
今日又送來一份香油錢,比上一回還多。
“知道了。”明燈大師點頭。
明燈大師的反應淡淡的。
不止明燈,寺中好像沒有誰因為得了銀錢高興,頂多計劃下個月供給貧苦人家的齋飯可以添些量。
慈光寺的弟子很多,在山頂的隻是一部分。
慈光山也很大,除了山頂上的寺廟外,山腰和山穀也建了不少房屋,有很多弟子避世修行。
但是因為山腰和山穀處的屋子位置隱蔽偏僻,幾乎沒有人見到過。
悟真隻知道山頂寺中有幾十僧人,但整座山有多少弟子,他不清楚,也從來沒問過。
如果他問的話,明燈大師也許會說有幾百人,也許會說有幾千人。
這麼多的人要穿衣吃飯,花銷不會少。
可是慈光寺從來沒有缺衣少食過,好像沒缺過錢。
雖然他們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麻衣舊袍,下山買東西的時候也是精打細算,但慈光山沒人餓肚子。
“師父,今天的鬆子仁好香,油脂好多。”悟真把碟子裡果仁夾在饅頭裡。
碟子裡有杏仁、鬆子仁還有果肉乾。
杏仁和鬆子仁油潤光亮,入口會爆開濃鬱的香氣。
悟真去過山下集市,但是師兄們沒帶他去買過果仁,他以為這是很平價的東西。
事實是這種鬆子仁很貴。
人們要爬到高高的鬆樹上摘取鬆塔,然後再從中取出鬆子,經過去殼等工序才能得到鬆子仁。
過程複雜耗人力,產量也有限,像這樣好的鬆子仁,長安的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
悟真吃了幾口饅頭,又美滋滋地喝了幾口蜂蜜水。
隔壁房間裡放了一個蜂蜜罐,悟真每天都去蜂蜜罐裡挖兩勺蜜。
每次蜂蜜罐快見底的時候,新的蜂蜜又會添進來,永遠也吃不到底。
他吃的這種蜂蜜質地濃稠,傾倒時線條流暢均勻,入口醇厚還帶著花香。
絕不是便宜貨。
這樣好的果仁,這樣好的蜂蜜,悟真每日都吃。
明燈大師從沒說過費錢,隻提醒悟真每日要好好吃東西。
悟真吃早飯的時候說了好幾句話,明燈都沒怎麼回應,隻是低低地“嗯”幾聲。
明燈有些心不在焉。
他也算修行多年了,很少這樣。
可今日明燈的意識難以控製地飄遠,飄到山腰處的一個隱蔽洞穴邊。
那裡藏有整座山的秘密,除了他們自己人,無人知曉。
這麼多年來,他們做事謹慎,從未有外人去過那裡。
可就在這兩日,他們發現石門有挪動過的痕跡。
有高手來過。
至於是哪一方勢力的人,還不能確定。
“明燈師伯,有兩位香客來寺廟,說是來找悟真的。”一名弟子在院門口道。
“找我的?”悟真有點驚訝。
他還沒背會幾本佛經呢。
悟真很好奇,放下手中的蜂蜜水就要去看。
明燈吃完饅頭:“為師同你一起去看看。”
師徒倆走到寺廟前院,看見蘇知知正朝這邊招手。
悟真看見蘇知知,想起來這是上次幫他撿果子的小施主:
“施主是來找我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