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事實正如他所預料。
在鑒察院裡。
那間密室之中。
輪椅上的老者神色寧靜,雙眼微閉。
手中拿著一份下屬呈上的春闈榜單手抄本。
片刻之後,他那略顯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真是個出色的年輕人啊。”
角落裡,一襲黑袍從頭至尾的身影悄然浮現。
他側頭瞥了一眼榜單,便明白了陳萍萍所指何人。
之前還以為他僅懂醫術,稍有文才。
影子略帶好奇地問道。
“他不是神醫嗎?”
“怎麼春闈也考得如此出色?”
在他看來,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精通這麼多領域。
陳萍萍微微一笑,緩緩閉上了眼睛。
“世間就有這樣的人。”
“投身軍旅能成為將軍,苦讀詩書又能高中狀元。”“習武亦能成為絕世高手。”
“隻看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必問他能成就什麼。”
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有人生來便稟賦異稟,天賦超群!
他心懷壯誌,夢想成為一代神醫,科舉奪魁成為會元,乃至未來的狀元郎。
這一切,或許僅僅是蘇渝輝煌人生的序章。
畢竟,他正值青春年華,十八歲而已。
蘇渝的人生道路,仍然寬廣而漫長。
他擁有充裕的時光,去實現眾多的抱負。
陳萍萍內心有種直覺,除了學問與醫術之外,蘇渝必定還隱藏著其他非凡的才能。
他所能帶來的驚喜,或許遠不止於此。
然而,那究竟是什麼呢?
陳萍萍緊鎖眉頭,雙眼依然緊閉,他心中無從揣測。
其實,他與蘇渝僅有一麵之緣。
但僅僅是那一麵,便足以讓他洞察許多。
人的眼神,舉手投足間的氣質,都能透露諸多信息。
陳萍萍對自己的識人之術深信不疑。
當然,他也絕不會僅憑直覺便輕易評判一個人。
他從多方渠道,諸如費介、王啟年等人的口述或書信中,了解了這個年輕人。
還有京都外的情報四所,京都內的情報二處,以及負責書籍管理和文章審查的八處。
事實上,綜合所有人提供的信息來看,蘇渝的確是個非凡之人。
無論是起初在儋州自薦為教書先生,展現出恰到好處的文學才華與醫術,令那個略顯成熟、甚至有些冷漠的笵鹹視他為至交,也讓費介那位老者對他讚譽有加;還是後來來到京都,名聲與影響力與日俱增,開設書局、醫館,陳萍萍絕不相信蘇渝僅僅是為了謀取財富。
他所著的那本書,引起了二皇子和靖王府的注意。
開設醫館後,南慶國又出現了一位神女,而這位神女的師父,便是他,神醫之名不脛而走。
連林若甫都親自前往蘇宅拜訪,還有那個瘋子,也派人前去打探。
這些事情,都讓陳萍萍對這位少年既關注、欣賞,又心存忌憚。
陳萍萍不認為自己這樣的人還能結交到朋友。
但他仍然期望,蘇渝的所作所為不要與他的計劃相衝突。
如果蘇渝成為他的敵人,那絕非幸事。
可是,蘇渝究竟意欲何為呢?
難道真的隻是為了財富與名聲嗎?陳萍萍搖了搖頭,他不認為蘇渝是那種隻知追求名利的淺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