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京城,天氣已然轉涼。
鎮國公府裡的下人們按部就班忙碌著各自的份內之事。
府中的花園中,菊花開得正豔,五彩斑斕,爭奇鬥豔。
丫鬟們穿梭其中,采摘著新鮮的花朵,準備為各房主子們裝點居室。
各個主子的廚房皆是熱氣騰騰,灶火旺盛。
廚娘們忙碌地準備著秋日的滋補膳食,精致的點心,濃鬱的湯香彌漫在整個院落。
針線房裡,掌事嬤嬤整理著秋冬的衣物。
將新做好的狐皮披風、貂絨大氅一一拿來仔細檢查。
“哪幾件是夫人的?”
掌事嬤嬤揉了揉有些乾澀的眼睛,問向站在一旁的婆子。
婆子趕忙上前,仔細瞧了瞧,指著其中幾件說道:
“這幾件用金線繡著牡丹花樣的是夫人的,采用的都是最上乘的料子。”
掌事嬤嬤點了點頭,將這幾件披風大氅折疊好,吩咐那婆子道。
“去取幾個大些的錦盒過來,裝好夫人的新衣,我這就給夫人送去。”
“哪用辛苦您跑一趟,夫人的新衣每次都會有錦繡閣的大丫鬟來取。”
婆子討好的說完,邁步往隔壁的小庫房走去。
很快拿來四五個華麗麗的大錦盒,幫著掌事嬤嬤將折疊好的新衣裝進盒子裡。
“還是我親自送去吧,夫人有不滿意的地方還能及時拿回來改改。”
掌事嬤嬤說著就提著幾個錦盒出了針線房。
一陣涼風隨著掀起的門簾刮了進來,婆子在她身後歎息一聲。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以前這些送衣服的活都不用針線房的掌事來做。
自從掌事的女兒暗香出府替夫人辦事後,掌事每次都親自給夫人送去。
就是為了打聽打聽她那唯一的女兒可有信件寄回府。
....
錦繡閣的花廳裡,國公夫人正靠在軟榻上,手中拿著一本雜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牛嬤嬤在一旁小心地伺候著。
夫人這些日子清減了不少,今日早膳沒吃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也不知道廚房裡正做著的點心多久才能送來。
夫人彆的都不怎麼愛吃,唯有那冰冰涼涼的馬蹄糕?還能吃上幾塊。
“牛嬤嬤,去本夫人的枕頭下將三少爺的家信再拿來我看看。”
國公夫人略顯慵懶的聲音響起。
牛嬤嬤趕緊應是,踩著小碎步去了國公夫人的寢殿。
沒一會就將枕頭下的三封書信呈到國公夫人麵前。
這幾封書信國公夫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三少爺在每封書信裡都會問及那個名叫月紅的丫頭。
隨之而來的還有單獨寫給那丫頭的三封書信。
將兒子寄來的書信再看一遍,國公夫人微微蹙眉。
如今西北邊境暫無戰事。
但卻鬨起了乾旱,周邊糧食減產嚴重,朝廷運送過去的軍糧卻遲遲未到。
一旦斷絕糧草,邊關守衛的將士們便會軍心不穩。
鎮國大將軍不得不與當地的糧商高價采購軍糧。
兒子在信中提及軍中諸事,字裡行間滿是憂慮。
這讓她如何能不憂心?
“夫人,您莫要太過傷神,老爺和三少爺吉人自有天相,定能平安無事的。”
牛嬤嬤在一旁察言觀色,輕聲勸慰。
國公夫人長歎一口氣。
“我如何能不擔心?沉兒自小錦衣玉食,如今在那西北邊境,也不知吃了多少苦。”
正說著,丫鬟石榴端著廚房做的點心進來福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