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灝來到先進材料研究所,找到正在忙碌的陳衝,將早上歐文來電的內容告訴對方。
“校長,您是打算將這三篇論文交給我嗎?”陳衝一臉激動地看著陳灝,《科學》《自然》這種學術頂刊,隻要發表在正刊之上,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15年前,一篇自然正刊,或者大子刊如NG這類當年影響因子高於自然的,單位985或中科院係統的話,基本上可以直接進院士候選,甚至就因為論文太牛直接評上院士。
13年前,甚至不需要CNS正刊或大子刊,510篇一區文章就可以進院士候選,甚至評上院士。
到了現在,雖然這些學術期刊變水多了,但是一篇《科學》《自然》,除了清華北大意外以外,基本上可以直接評教授職稱!
“想啥呢?三篇都給你,你有多重影分身嗎?”陳灝看了對方一眼,無語地說道:
“這三篇交給你們研究所,所有的研究員都能參加,以最優的三篇文章交上去。你作為所長,拿不拿一作無所謂了,通訊作者給你就好了,切記把控好文章質量,不要水!”
“通訊作者也可以。”陳衝美滋滋地應道。
一篇文章裡,最有含金量的就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至於其他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其實作用都不大了。
“隻是,校長你不拿通訊作者嗎?”
“不用了,我都大學校長了,這些對我來說不重要。我還能往哪裡升?總不能讓我升到教育部去吧?”
“也是哦!”
陳衝恍然大悟,搞研究久了,都快忘記對方的身份了。
陳灝又問道:“任務沒問題吧?目前研究所有什麼需求嗎?”
“沒問題,保證完成任務!研究所目前挺充足的,沒啥缺的。”陳衝美滋滋地說道。
來到光華大學,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房子免費送!
錢也給了!
科研項目資金充足的很,可以愉快的搞科研不用愁基金了。
這都不滿意,那就實在太不知足了。
“那就行,我先走了,學校事情多。”
“好的,校長您慢走。”
告彆完陳衝,陳灝直接離開研究所。
…………
5、6號兩天的報道時間終於結束。
校長辦公室。
陳灝看著眼前的站立的人,詢問道:“宋主任,這兩天報到情況如何。”
宋主任連忙說道:“本校今年招生計劃名額為5000人,實際報到4825人,退學人數為156人,未報到人數為19人。”
陳灝點頭說道:“還可以,至於未報到的名單上報給省教育廳。”
對於這個報到人數,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華夏的大學,並不是所有錄取的學生都會選擇去讀。
越差的學校,比如三本、專科,很多錄取之後或是因為學費、不甘心之類的,最終會有一部分人選擇複讀、出去工作。
這時候就會到學校進行退學。
去年光華大學退學和未報到的人數是489人,差不多達到了1/10的招生計劃名額。
還有一些會在報到一個月後,讀著讀著就退學了,這個比例也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