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新聞是國家的四部門聯合發文,芯片製造企業直接免征十年的稅務!
當然啦,這麼好的待遇是有條件的,要求是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
“年限達不到啊……”
陳灝手按在下巴上沉思,隨後笑道:“問題應該不大,造出為國爭光的芯片沒道理享受不到優待。”
再往下第二個望去。
“內憂外患,中芯國際高層震動,梁一清辭職離開!”
陳灝看著這個新聞,越看下去越是開心。
文章主要講的是蔣崇文受中芯國際周董事長邀請,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而CEO梁一清還是臨時才知道的。
一直被瞞著的梁一清氣憤之下直接在昨天的臨時董事會上請辭離開了中芯國際。
一個上任三年多,將中芯國際的芯片進程從28nm提升到7nm的功臣,如今被排擠離開。
3年,完成5個世代的跳躍。
換成其他公司,都需要10年的時間。
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從梁一清的辭呈上也讓公眾了解到中芯國際的芯片研發已經攻克了7nm的芯片,隻是攻克跟量產是兩個概念。
最理想的時間是明年4月份實現量產。
而那時候的高通、三星估計已經量產3nm了。
至於空降的蔣崇文呢,也是一個業界大牛。
現年74歲,曾參與研發OS、Bipolar、DMOS、SOS、SOI、GaAs激光、LED、電子束光刻、矽基太陽能電池等項目。
但與梁一清相比,仍然不是同一級彆的。
對於蔣崇文他沒有興趣,他的目標是梁一清!
想著,陳灝抬頭看著湖麵上的天鵝,咬牙說道:“這可是半導體界的錢學森,絕不能錯過!”
之前是沒機會,現在機會出現了,又遇上陳衝不願出任光芯研究中心的主任一職,沒有比梁一清更適合這個崗位的人了!
“隻是,要怎麼接觸到對方呢?”陳灝皺眉,這是一個擺在麵前的問題。
“呼~不管了,先去606看看陸舟他們怎麼樣了。”
思忖著,這個暫時也不是那麼急,目前更重要的還是數學建模競賽。
就在陳灝往教學樓走去的時候,606教室裡。
三人的電腦常亮著。
“肘子,你真的不用多睡一會兒?”鄭天宇說著有些關心地看向陸舟。
這家夥6點睡覺,10點就起來了!
4小時的睡眠時間,也真是夠拚的。
陸舟搖搖頭,反而轉頭問向對方,“沒事,等我今天把第三題給算出來。對了,你那裡如何了?”
鄭天宇的手敲打著鍵盤,順便說道:“第二題的編程有些複雜,還在弄,晚上應該可以弄出來。”
陸舟繼續問道:“張磊呢,問題一的論文寫的怎麼樣了?”
張磊回道:“問題一的論文還沒寫完,不過快了,下午就能解決。”
聽完兩人的回話,陸舟若有所思。
時間上有應該是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