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科研工作者苦啊,相比國外的科研工作者,真是待遇相差不少。那些在國外混得風生水起的科學家回國,真的可以說是愛國了。
當然,主要還是中低層,正教授以上的不缺撈錢的門路。
論文獎勵帶來的影響好壞都有。
好的影響當然是更好地激勵科研工作者的鬥誌,並且也同時解決了一些物質問題。發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極大地增強學校的榮譽,學校也可以給這些發了高水平論文的人一些獎勵,或者職稱需要,這樣的獎金掛鉤和職稱能夠吸引了不少人才。
同樣也有壞的影響,就是因為發論文帶來的高獎金,導致很多人為了寫出論文不擇手段,比如導師霸占自己手下研究生論文的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隻給對方一個第二作者。
還有就是學術造假、學術腐敗等滋生,這也是近幾年華夏的學術口味在世界上並不高的原因。接二連三被曝出華夏的大學教授學術造假,連載著華夏的名譽都被嚴重影響到了。
校長的想法鄭強是一百個支持,隻是其中問題仍然不少,他有些憂心忡忡地看著陳灝。
“校長,對於你的想法我是支持的,隻是要落實下去問題仍然不少。”
“恩,這個我知道,但總歸是利大於弊,而且我們學校現在正是發展的關鍵時間,所以今天這場會議就跟你通個氣,沒問題再召開校領導會議。”陳灝笑嗬嗬地說了一聲,然後向鄭強拋了一個問題回去,“在這個上麵,老鄭你覺得實施下去會遇到哪些問題?”
問題他基本想過了,但還是挺好奇鄭強會不會提出一些意外的問題。
鄭強知道這件事情地嚴重性,臉色端正,仔細思考一番後說道:“主要是監察上麵,一些教授為了得到這些獎金,會特意寫出一些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水論文,這種論文根本沒用處,還有就是一些IF高分的灌水刊也需要注意,至於最後……就是一些學術造假等事情。”
鄭強的一番話也是句句切中要害。
不過陳灝也不是沒準備而來的,他笑了笑,自信地說道:“老鄭你說的都很不錯,但我也不是毫無準備的,我決定在學校裡成立一個【學術道德監察委員會】,主要負責學校學術上麵的事宜,學術不端地行為堅決不能在光華出現!”
這個學術監察委員會將會是學校的一個重要機構,畢竟要準備拿出一大筆資金來獎勵交給學校的師生,肯定不能被一些學術小人給拿走了。
這個學術道德監察委員會就是為了肅清學術的歪風邪氣。
前幾年因為論文獎勵在網絡上引起不少軒然大波,比如四川農業大學在2017年的時候兩位教授的一篇論文登上了《CELL》(細胞)期刊,最後學校獎勵了兩位教授1350萬元。
這件事情當時鬨得還挺大的,很有網友看到後直接酸了,然後開噴,說什麼洗錢、腐敗之類的話。
然後這1350萬元,真正是落實到個人的獎金隻有50萬元而已,這些噴子根本不知道內容就開噴。
再言之,發表一篇頂級的SCI論文是非常耗時的,因為需要開展很多實驗,準備三四年,進行數百個實驗也不誇張,即便比較普通的SCI期刊,至少也需要一年才能發表。
因此,發表SCI論文大家最好想不要惦記獎勵的問題,隻要能發表SCI論文就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對於廣大普通研究生來說,就更是如此了,況且獎金也是所有作者共有的,不會某位作者獨享,因此指望SCI論文發表發家致富還是很不現實的。
SCI論文本身也不能淪為我們賺錢的工具,它應當是我們學習提升工具。
這就是陳灝他自己的想法。
“學術道德監察委員會?”鄭強念叨了一聲,然後點點頭,這個他還是非常讚同。
“隻是這個人員組成上?”
“咳咳,由我擔任主任,老鄭你擔任副主任。至於委員上,則是從校領導中選調幾名出來。”陳灝咳嗽一聲。
鄭強都不用腦子想,用屁股也知道委員會有哪些人。
比如朱晨、陳衝、梁一清、方浩森等人,這些大都是海歸學者,並且跟校長有關係,屬於校長的嫡係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