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東。”
郭鑫教授輕輕地念了一聲,隨後沉重地歎了口氣,眼中的哀傷幾乎是要流溢而出。
“看過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嗎?”
“看過。”陳灝點頭應道。
“《流浪地球》裡有這麼一幕,為了救援地球發動機,聯合國啟動了一個模式: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資源,隻求救援成功,這種模式被稱為【飽和式救援】。”
郭鑫教授解釋完後,又拋給陳灝一個問題。
“知道疫苗的種類有哪些嗎?”
“疫苗嗎?”
陳灝愣了下,眼睛微閉上,大腦開始瘋狂運算,幾秒後睜開眼睛答道,“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有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吧?”
“是,你說的沒錯,醫學界的疫苗大概是這五種。”
郭鑫教授顯然對這些有所了解,苦笑一聲說,“但在疫苗市場上,不列顛的GSK、漂亮國的默沙東和輝瑞等4家國際巨頭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
“疫苗關乎中國14億人的安全問題,我們不能在疫苗上像芯片一樣被卡脖子!”
郭鑫教授聲音低沉地接著道:“今年2月份的那場災難發生後,國家緊急召開了一場會議。這場會議確定了五種疫苗路線全部推進的計劃,也可以說是疫苗研發上的【飽和式救援】!”
“路線確定之後,疫苗攻關組的優先級被提到了最高級,鐘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所有研發單位全部納入管理,研發成本全部由部委背書,整個中國三十二部委無條件配合!
但問題來了,整個小組隻缺一個領袖。因為技術的專業性和行動的特殊性,這個小組的組長必須要熟悉疫苗的研發,同時掌握從生物合成到機械產業的每一項知識,還要有能推動五條產業鏈的統籌能力,這絕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到的。”
說到這裡,郭鑫教授又歎了口氣,他想當初與老趙的初相逢,還時候老趙還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工作。
這一晃,都十幾年過去了。
至於陳灝則是在一旁默默聽著,他已經大概能夠猜到了一點。
郭鑫教授的聲音接著響起。
“今年2月15日,老趙接到上級的安排,成為疫苗攻關小組的組長,接著在老趙的統籌下,十三家研發單位各自發起了總攻。”
江城生物研究所、京城生物研究所、科興中維生物公司等五個單位研發滅活疫苗;
康希諾生物公司聯合軍科院研發腺病毒疫苗;
皖省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公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兩個單位研發重組蛋白疫苗;
京城萬泰生物研發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珠海麗珠單抗生物科技、京城複星醫藥科技等四個單位研發核酸疫苗。
一個小小的疫苗背後,是整個中國醫藥界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來才研發成功的。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便是……趙振東。
趙振東,北大博士畢業,病原生物學出身,曾擔任北京大學免疫學係副教授,後進入到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工作。
聽著郭鑫教授講著趙振東的故事,陳灝心情漸漸低沉下來。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9月16日,趙振東因為過度勞累,摔倒在首都機場,從此再也沒能起來。
9月17日淩晨,經搶救無效,趙振東離世。
而在倒下之前,他還剛剛完成了江城滅活疫苗的生產車間的生物安全檢查工作。
郭鑫教授說著,眼眶通紅地厲害,他忍不住用手揩了下眼角,哽咽地說道:“我和老趙認識十幾年了,他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
“他的餘生隻有兩個追求,一是多培養幾個年輕人,二是能把畢生所學為醫學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