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從窗外吹進辦公室,現在雖是一月初,但鷺島的天氣格外的暖和。
薑林喉管一陣蠕動,艱難地把口水咽下去,麵對著眼前的男人,他內心忐忑不定。
“校長,唐主任說您找我?”
麵對校長突然的召見,薑林有些迷惑,問了唐主任,主任也不說什麼原因,隻說是有好事情。
能有啥好事情?
獎金?
升職?
陳灝笑著打量薑林,不動聲色地問道:“小薑,在招生辦待得還習慣嗎?”
“在招生辦還挺好的,唐主任待人親和,同事之間的氛圍也很簡單。”薑林實誠地說著。
這話倒也沒說錯,至少這個學期在陳灝上台後是這樣子。
大家頂多是摸摸魚,其他的小動作是不敢弄了。
有編製的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可不一樣。
有編製,除非犯什麼大錯誤,不然絲毫不用擔心會被開除。
但是私立大學嘛,遇到現在這個校長,那真是如履薄冰。
至於為啥不離開?
當然是薪資太香了……
“有沒有想挪個位置的想法?”陳灝笑著問道。
薑林先是一愣,差點還以為是要把自己開除。
後麵反應過來後,心裡狂喜,這特喵的是要高升了啊。
強忍著內心的喜悅,小雞啄米似的點頭道:“我聽校長您的。”
“少年班學院知道嗎?”陳灝問了句。
薑林遲疑了下,然後回答道:“知道一點……”
作為光華的一名教職工,對於學校的發展戰略還是略有耳聞,這些也不是個秘密。
光華大學要搞少年班,這個他個人還是挺看好的。
為啥?
少年班的由來要追溯到1974年,李政道教授通過周總理向***建議:“從全國選拔很少數,約十三四歲左右的、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到大學去培訓”,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
國家求賢若渴,人民群眾自發舉賢。
在中科院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教育和招生部門的主動配合下,1978年才誕生了第一屆少年班(科大)。
後麵國內不少名校也都加入少年班的潮流中,隻是這四十多年的風雨路之下,社會上對少年班褒貶不一,到了現在也隻有西交、科大和東大三所還保持著。
有趣的是,今年清華和北大也開始重啟少年班計劃了,再加上光華的話。
這2021年,共有六所高校參與到少年英才競爭中。
為的當然是提前搶人才!
這也是清北的想法。
過去少年班製度是摸著石頭過河,但科大的少年班製度已經非常成熟,有這麼一個參照物在麵前,完全可以減少很多麻煩。